我越来越发现“变美”不是局部而是整体,如果想通过单一的项目改善具体的某个位置,是很难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的。单个部位周围的衔接、起伏都要调整好,才能到具体的效果。
比如很多姐妹在问的植发,我当时植发是想通过模仿高折叠度女明星的发际线的形状,从而视觉上能够提升折叠度,但这仅仅是在三维的面部勾勒了一个二维的图形,但我没有意识到与额头“衔接”的问题。
我先说一下我的情况,我植发一年了,选的是剃发植发,种了27平方厘米,1680个毛囊,存活率我个人觉得跟刚手术完没差(如果对存活率有要求的建议选择剃发植发)。
当时为了发际线的自然,植鬓角时设计了密度,但由于存活率确实很高,脑后勺长出的头发不太有胎毛的毛茸茸感,一段时间不敢梳起来头发,被大家诟病“假发套感”,但凭心而论,这个形状是很完美的。
所以今年我开始在发际线与额头的“衔接”上做努力,用了米诺,发际线周边生长出小绒毛后一切就显得“合理”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