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不是正在“礼崩乐坏”?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列了一些现象 1景区化开发 一个好的目的地,通常是徒步旅行者/越野穿越者/摄影师去的极小众的地方。在被大众发现和带火后,迅速就会被开发成景区,区间车设置在几十公里外,门票+区间车+停车费+(骑马/骆驼费)+烤肠/雨衣/鞋套,费用层层叠加,失去野趣和静谧的同时,面临高昂的费用和被破坏后的风景例:茶卡盐湖 2潜水 以前默认OWAOW不连续考,默认不能触摸任何海洋生物,默认绝对不能涂防晒霜,默认不会在三亚潜水,现在似乎没人在说这些事了。 3不再注重过程,只在乎打卡更多地方 以前追求像当地人一样旅行,在乎旅途时光的点点滴滴,会有人多人去旅居,去长途旅行,会有很多人细嚼慢咽的写游记(即使没人看),站在旅行者的角度相互交流。现在似乎是拿着印有某个城市的名字的竹筒奶茶拍一张打卡照再“我在XX很想你”就算到过一个地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