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于市,深居简出, 怕也只有一方庭院能 增色红尘岁月,回归平淡生活。 每个家都

退休花大伯 2023-12-30 15:39:34

大隐于市,深居简出, 怕也只有一方庭院能 增色红尘岁月,回归平淡生活。 每个家都是 心灵休憩的港湾, 或大或小, 都有可匹配的庭院。 深深庭院, 作为东方生活审美的一种方式, 每每渗透于古人的诗书画意之中。 庭院对于中国人而言, 除了作为日常起居的生活空间, 更是一种休养生息的精神家园。 中国传统的庭院, 是自然胜景与匠人之心的完美结合。 含蓄蕴藉的诗画情趣中, 更蕴藏了丰富的精神世界。 表达着中国人 不事张扬的淡泊心境 和俗世无争的高雅与纯粹。 携一缕悠然, 静坐于时光一角。 倚南窗,沐清风。 依稀一梦千年,身处远古。 庭中惟小憩,院中无尘杂, 朝时闲赋,暮时幽居。 看庭花影转,观藕叶池塘。 待清溪声声,檐滴宿雨。 听水声之幽闲涵澹, 闻牡丹之沁心入脾。 保有“家”文化的驻足, 形而下者谓之气, 形而上者谓之道, 重新探讨居所与人的关系。 以对生活方式独有的认知, 把握住中式庭院的样式, 其实是把握家的灵魂。 建一座房子 与雪山对望,依水而居, 和山水融为一体, 在含蓄节制的空间中 感受自然的韵律。 将自然大美引入生活, 寻找生活的本质, 同时将禅意美学 及极致装饰手法融汇其中, 营造一种中国式的优雅奢华空间。 其实,东方的也是世界的。 隐而不藏,独而不孤,隔而不离... 中国人的故事里 永远缺不了院子, 中式庭院的特别之处 在于建筑与人相通。 它不单单是 一个物质层面的居住空间, 更是一个深藏人居智慧的精神载体。 一个家,有了庭院才完美, 家享一院天,庭纳几代人。 任岁月流转,时光变换, 人们依然对庭院怀有深深的眷恋。 拥有一个庭院, 回归自然与本我。 沏茶读书,卧听风雨, 仍然是中国人 对于理想生活不变的追求。 除了梦想, 我们的一辈子追寻的是什么, 盼与一人相守生活, 安一处家寻一份安稳, 在堂前种一树繁花, 开辟一块天地, 然后, 清净悠闲度过余生。 无事的时候,泡一壶茶, 坐在一方院子里看天上云卷云舒, 赏堂前花开花落, 听鸟儿落在树上清脆的叫着, 听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 告别了城市的喧嚣, 才发现宁静竟然这般让人陶醉。 花开时,满庭芬芳, 花落时,诗情画意, 在自己的院子里就可以感受春华秋实, 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静守流年。 以前的生活匆匆忙忙,不知错过了多少美景, 如今日子慢了下来, 才知道简单的日子弥足珍贵, 能够把生活过成诗,也是一种本领。 每天, 忙着自己菜园的各项事宜, 还要照顾自己种下的花花草草, 日子虽悠闲但也过得充实。 小院里,四季皆是美景, 春日繁花似锦,满园风光; 夏日郁郁葱葱,树下乘凉; 秋日虽没有往日的生机盎然, 但别有一番韵味; 冬日最期待的是一场雪, 银装素裹的小院,干净又美好。 就这样,在小院里感受着人生的另一面: 吃着自己亲手种的果实,自然、生态、健康; 赏着自己栽种的花,清新、艳丽、芬芳。 这里偶尔也会喧闹,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聊天声, 这里偶尔也会繁忙,在人们春播秋收的时节。 余生, 若是能拥有这样一种生活,便心满意足。 愿余生, 能在自己的小院里, 过清净悠闲的日子。

0 阅读:3
退休花大伯

退休花大伯

零零散散40年养花种草经验,老头带你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