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在南京留痕的民国名人,除了孙中山,最为当下人感兴趣的恐怕当属蒋介石——总统府里总统办公室门口的水泄不通便能说明问题。
而除去总统府和紫金山脚下的正气亭(老蒋钦定的百年安息之所),还有一处小众的隐秘角落,留下了他的踪迹。
🌲🌲🌲
五台山体育中心内的网球场旁,一棵不起眼的树。树前的石碣标注,这是“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手植”的一棵黑松。根据2015年立的石头记载,这棵黑松应是1936年种下,至今已有88年历史[哇R]
1936年,仍处在所谓1927-1937年的“黄金十年”,可谓“勃勃生机,万物竞发”。只不过短短一年后的12月,南京沦陷,老蒋便迎来了在南京的首个“仓皇辞庙日”;而同样的仓皇,12年后,他还得经历一次。
⛩️⛩️⛩️以下文字参考《南京民国建筑地图》
1937年,南京沦陷,黑松虽然留了下来,但也给五台山带来了两栋遗留至今的日本神社。
该处为侵华日军仿照东京靖国神社而建的南京神社,系我国境内同类建筑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建于1940-1941年,分别为正殿(P5)和侧殿(P8),用于供奉日军大小将领和士兵。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其改做『中国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堂』。
两栋建筑宽而矮的歇山顶,具备鲜明的日式特色(至少跟矶长在帝国时代3里见过的神社颇为相像)。神社外还遗留有部分日式风格的石质路灯💡💡💡
[打卡R]五台山体育场东侧,江苏体育宾馆大院内。
🅿️可停车至五台山体育场内。










雨天拾忆
去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