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家里的老幺,但和她认知里老幺都该被宠爱不同的是,她的出生好像没有被期待,我外婆——她的母亲并没有那么爱她,这是她一生的痛苦。
在我妈的描述中,哪怕外公外婆很有钱,也不会给她买一条新裤子,她的裤子破了也没有人管,青春期的她感受到了巨大的羞耻和无助。长大后她的婚姻不幸,离婚后娘家也没有给到她支撑,过年还不允许她回娘家;她觉得是她自己不够优秀所以才不被爱,所以她拼命工作挣钱,靠自己努力在巅峰期置办了很多房产,就为了弥补自己缺失的安全感。
我妈今年52岁了,但她最近绝望地发现,无论她现在多么优秀,她还是不被外婆爱着,无论她对我外婆再好,外婆永远也不会心疼她一分,说她一句好话,她得不到和两个哥哥一样的爱。我外婆退休工资八千,会五千给我二舅,五千给我大舅,三千给我大姨,唯独对于给自己花钱最多的小女儿,她不会给一分。
妈妈的一生,都在治愈自己的童年,为自己童年的不幸买单——她买了很多房子,但她买不到一个家和母亲肯定。 但我知道压倒她伤害她的不是她没得到的这几千块钱,而是她不被妈妈看到的52年。
其实去看我外婆这个人的人生也很有意思,她的人生也是一场时代的女性悲剧。
我外婆是四十年代出生的人,和我外公不一样,她是较为富贵人家的女儿,从小就念书,又非常喜欢读书,直到她七十岁的时候,阅读还是她的习惯,甚至还会和我一起做奥数题。外婆这样的聪慧原本应该有光明灿烂的一生,可偏偏赶上了那个特殊的时代,偏偏又是在她人生开始要绽放的时候。
她嫁了一个她不爱的且会打她男人,生了四个孩子,两男两女。倘若她一生没有见过光明、一直麻木也就罢了,但她偏偏通过书本见识过世界的宽广,自尊是会扎根发芽的,她的对于丈夫的暴力应该是深恶痛绝的,她不爱他,更不会爱和他的孩子。
其实外婆不仅不爱我妈,她也不爱她其他的孩子,只是由于时代规训,偏心儿子是刻在骨子里的。妈妈出生的时候,外婆实在没有成为一个母亲的欣喜,“老幺”因为不是男孩儿,所以多余。
有时候我想外婆的一生应该很寂寞吧,应该比妈妈更痛苦吧。 后来,她成为了一个校长,教书育人,有过意气风发的几年,但外婆那个时候还是总被外公打吗? 当外婆老了的时候,她同龄人真的有和她聊天的人吗? 有人关注过她灵魂的出口吗? 外婆能有一个像我这样的女儿去听她一生难以释怀的痛苦吗? 她还记得十几岁的时候通过书本看到的广阔天地吗? 她还记得她的少女时代吗? 外婆说鲁迅的《朝花夕拾》实在有味道,但她人生的花开的如何,花开过吗?
外婆她快乐吗?
外婆她快乐过吗?
我问妈妈这两个问题,但妈妈好像也回答不上来。 我想,妈妈唯一的痛苦源于她把自己的妈妈只当成了一个妈妈,而不是一个“人”。我们会为霸王别姬里的菊仙落泪,但不会为成为 “外婆”前的“外婆们”落泪。
我告诉妈妈,别担心,我是你最好的亲人,我会用我的一生毫无保留地去爱你,并不是所有的妈妈都会爱自己的孩子,爱和不爱一样,毫无理由。就像无论我多差你都会爱我一样,无论你多好,外婆也不会爱你。
但我老是想,如果外婆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她应该会一直读书,读完硕士读博士,读完博士做博士后,她会看到这广阔的天地,轻松愉快地走上大路,她自由健康、世界在她面前、指向指向她想去的任何地方。她大概率不会进入婚姻,也不会孕育四个孩子。
外婆的身上落满了时代的灰尘,但我也敬佩她,因为她不仅不爱老幺,她也没爱过丈夫和其他孩子,我不知道她爱没爱过自己,但我觉得她做了自己。我永远敬佩她的聪慧、和到70岁还在学习阅读的人生。
所以外婆啊没关系,不爱妈妈也没关系,我替你来爱她。
如果可以,下一个人生请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