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年谱
1950年11 月 15 日 为转发邓小平十一月七日给毛泽东并中共中央的西南局综合报告,起草中央给华东局、中南局、华南分局、西北局的批语,指出:“我们认为邓小平同志在这个报告里所提出的各项意见都是正确的,请你们注意研究,在你区有可采纳者则酌量采纳之。”
邓小平报告的主要意见是:(一)应从战争作准备,积极支援朝鲜。除正规兵团充实编制外,立即开始扩大二十万人的地方武装,以利巩固后方秩序和将来补充前线之需要。 (二)加速土改步骤。(三)解决好民族杂居地区的减租、退押及土地问题。在这些地区进行土改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认真地实行了区域自治或成立了联合政府;第二,必须是少数民族人民大多数赞成并举手通过。原则上确定土改前对少数民族地主只减租,不退押,在少数民族中不提反霸。
同日 为转发中共中央西南局关于西南反革命活动情况及处理计划的报告,起草中央给各中央局的批语,指出:“我们认为西南局十一月十日关于西南反革命活动情况的分析及处理计划是很好的,特发给你们参照办理,并可转发给所属省市区党委作参考。”同时复电西南局:“十一月十日关于西南反革命活动情况的分析及处理计划是很好的,可即照此执行。此项文件应发给所属省市区党委及地委阅读,使他们明了全般情况及整体计划。”西南局的报告说:西南封建势力特别强大,而且又是蒋介石长期经营和最后失败的地方,匪特与封建势力紧密勾结,反革命活动一直很厉害。特别是美帝国主义从朝鲜仁川登陆以后,各地反革命的活动更为猖獗。由派遣和潜伏的匪特为领导,以反动的封建势力为基础,利用帮会流氓等,采取分散、隐蔽、小股活动、暴动等方式,从城市和农村、内地和边境,向我发动全面进攻。西南局的报告提出了镇压反革命活动的具体计划。
同日 审阅胡乔木起草的《综合十一月七日至十三日各方对朝鲜战争的反映》,加写三句话:(一)“总之,各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志愿军入朝继续表示慌乱,毫无办法。”(二)“在英国大多数保守党、自由党和工党的报纸,都不赞成与中国决裂,都主 张慎重。”(三)“各新民主国家领袖和人民对中国志愿军抗美作战表示极为兴奋,我国的国际地位已因此举而大为提高,国内人心亦极为振奋,恐美空气大为低落,各方表示团结一致,支持我英勇的人民志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