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日1960年12月27日晚上,在中南海颐年堂召开会议,听取

欣华看历史 2024-12-27 14:52:26

历史上的今日

1960年12 月 27 日 晚上,在中南海颐年堂召开会议,听取中央工作会议各小组讨论情况的汇报,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彭真、谭震林、陈伯达、柯庆施、曾希圣、陶铸、王任重、宋任穷、欧阳钦、李雪峰、乌兰夫、刘子厚、李井泉、廖志高、刘澜涛、张德生出席。

关于会议的安排,毛泽东说:小组会再增加四天,二十八日至三十一日,上午看文件,下午开会。议三个问题:粮食、物价、市场。在听汇报中,毛泽东插话,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关于整风整社问题。毛泽东说,摸底排队很重要,不然心中无数。县、社、队的干部百分之九十基本上是好的,百分之十是坏的,包括打进来的、变质的和死官僚。一类是钻进来的敌人,二类是蜕化变质分子,这两类很明显都是敌人,三类是死官僚主义分子。死官僚主义分子同一、二类有所区别,还是人民内部问题。关于糊涂人,说一个故事。楚庄王当皇帝,三年不管事。有一个大臣向楚庄王说,有一种鸟,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楚庄王听了这话,觉悟了,开始振作起来,可见糊涂人也是可以振作起来的。糊涂人对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价值法则、等价交换等等,都是不清楚的。浙江几十个县委书记,只有一个人清楚。这么多人搞不清楚,我们就有责任了,是我们对他们教育不够。我们要帮助这些糊涂人清醒过来。大办社有经济,必然刮“共产风”。这是一字之差,要大办队有经济,小办社有经济。庐山会议后,没有想到会刮“共产风”。去年几个大办,如大办水利,大办交通,大办养猪,大搞商品生产基地,这些都是中央提出的,谁也没有七到他要“一平二调”,如果想到了就不会那么办了。贵州省从农村调出来一百万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的百分之十六,这就是“一平二调”的“调”嘛。北京大学五百多学生去修铁路,苦战二十天,回来后又不休整,结果一百多人发高烧,患浮肿病,后来下命令休息,病就好了。可见不要随便搞什么不断革命。江苏有个报告提到,反“左”必出右,反右必出“左”,有右反右,有“左”反“左”,有什么反什么,有多少反多少。这是个新提法,就这样办。整风整社的做法,希望全国各地都按照通海口的经验去办。只要把整风整社搞好了,转变局面、争取丰收并不困难。

二、关于生产和生活问题。毛泽东说: 战胜灾荒、争取丰收有许多有利条件,最主要的是,有了苦战三年的经验,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经验。过去一搞就是几个大办。 看来大办只能有一个,大办这个就不能大办那个。过去我们大办工业,现在要大办农业,由大办工业转变到大办农业,工业发展速度要压低。再一条是今年抓得早、抓得紧,三个月抓了三次。今后若干年内,要小办社有经济,大办队有经济。不办丰产方,小办试验田,肥料要大办,水利要由大办改为小办或中办。自留地百分之七,包不包括食堂菜地?是不是每户百分之五,食堂百分之二。养猪问题,我赞成“公私并举,以私为主”的方针。今后可能有多种形式,公有公养,私有私养,公私合养,公有私养,私私合养。从猪的头数算,私养还是主要的。现在公养的猪还是要巩固下来,不要又分散。有些地方,县合并得太大了。要抓好农业,还是以小县制为好。有的省把地委都取消了,合并到市,市委又管工业,又管农业,如何管得了,管得好。还是要恢复地委,但现在可以不动。

0 阅读:39
欣华看历史

欣华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