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MP:中国推出全球首个军用5G,可连接上万台军用机器人——
中国发布了全球首个移动5G基站,该基站在通过严格测试后,现已准备部署到战场上。
该基站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开发,可为半径3公里范围内至少10,000名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高速、低延时和极其安全可靠的数据交换服务。
即使解放军部队在山区或城市等复杂地形中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前进,并受到电磁干扰,该系统仍能保持每秒10千兆比特的不间断总吞吐量,延迟时间小于15毫秒。
1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31567部队高级工程师HouJie领导的项目团队在中国期刊《电信科学》上发表了一篇经同行评审的论文,详细介绍了这项技术。
这一进展为大规模使用智能战争机器扫清了道路。中国正在建设地球上最大的无人军队,这些功能强大但价格低廉的无人机、机器狗和其他形式的无人作战平台有望在未来战场上超过人类士兵的数量。然而,现有的军事通信技术无法满足成千上万机器人之间的大量数据交换需求。
军用5G与民用5G有很大不同。解放军要求在没有地面基站或卫星信号受到破坏的情况下也能实现不间断连接。
此外,安装在通信车上的天线高度不得超过3米(9.8英尺),以避免撞上建筑物或树木等障碍物。但这严重影响了高质量信号的覆盖范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移动的科学家和军方工程师共同开发了一个平台,可以安装在军用车辆的顶部,容纳三到四架无人机。这些无人机可以在行军途中交替起飞,充当空中基站。然后,如果一架无人机的电池即将耗尽,它可以将任务移交给另一架无人机,并自动降落到车顶充电。
解放军对这一系统进行了“多次测试”,证实它能有效“解决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频繁断线和低速等问题”,从而实现“安全、可靠和快速部署”。
军用5G面临的一个主要威胁是电磁干扰,这种干扰不仅可能来自敌方,也可能来自在同一地区行动的友军。
Hou团队表示,这些问题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得到了解决。例如,用户侧的小型通信终端在受到电磁干扰抑制时,可以以高达400兆瓦的超高功率传输数据,同时仍能以极低的能耗保持长期运行。
军用5G还利用了中国最新的民用技术。截至2024年11月,中国已建成民用5G基站近420万个,远超其他国家。
“如此庞大的网络运行,必然需要强大的自动化工具和手段,自动开站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它可以自主完成核心网基站数据生产、数据加载、基线参数配置等任务,”Hou团队写道。
他们直接将民用自动开站工具引入军用版,并稍加改动,实现了无人机与地面基站的自动切换,眨眼间即可完成。
2020年,美国发起了号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5G技术军事化行动,但由于技术难题,进展缓慢。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电信公司Verizon合作建立了类似的演示系统,并正在进行小规模测试。根据公开信息,5G.MIL系统在相距约100米(328英尺)的两辆悍马车之间传输数据时,延迟时间最长为30毫秒。
虽然这一结果令美国军方感到满意,但据Hou的论文称,它远远达不到解放军的最低要求。
飞扬军事[超话]

格格巫
[点赞]机器大军成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