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是牺牲了什么,才成为世界上最紧凑、最高效的语言? 自己读一遍:唇舌齿喉,汉字可不只是写法牛,读音更是,当年造字的这些人,称鬼斧神工不为过。 汉语入门门槛高,但底层抽象很好,一旦入门,后续就是组词,看文字就能明白大概的意思,还有很多成语,高度抽象,言简意赅,基本不需要像英文那样不断造字。 面对新词汇人们能望文生义,能迅速地捕捉和理解新词汇的核心意义,面对很多行业里的专有名词,中国人不需要专门去学习,光看汉语文字,就能心领神会,推测出大概是哪里生病,比如阑尾炎,肺结核,禽流感等等。 有人说英语灵活。但你没见过就绝对不会知道其表达的含义。比如很多母语是英语的人不知道鸡蛋(egg)是鸡(chicken)生的,必须要有人告诉他才会知道,而中国人只要看到鸡蛋和鸡这两个词就知道他们的关系了。 在比如星期八。英语就得重新创造一个单词,并且传播出去,让大多数人都明白,才算创造了星期八这个英语单词。 所以,英文范围内的高级知识是有壁垒的,你没学过,就绝对不会自学成功。 但是,汉字就不同,你只要认识这三个字,并且知道星期一到星期天这7个词语的意思,并不需要别人解释星期八的含义,你就知道星期八的意思。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汉字才是最优秀的文字。 汉字和汉语的信息熵极大,在大数据、大模型、人工智能主导的未来,其优势必将越来越突出,甚至未来有可能世界其他语音都将被中文改造,可能还保留本语音的壳子,但内在逻辑肯定向汉语考靠拢,实现汉语化

_随心所欲_自由自在
最搞笑的,在英文里有raisin是用什么制成的这种测智题,某些中国商家在以前的电视节目里直接抄作业,要观众回答葡萄干是用什么制作成的,下面的答案赫然就有葡萄。弱智一般。
用户83xxx22
我估计,中国汉语才是经历很多年沉淀才发展出的正常语言和文字。而欧洲语言估计是没有经历语言文字载体极度缺乏时期。中国文字经历了很多年才出现纸张这种廉价的载体,其之前多数用竹简木简来记载,所以才发展出微言大义的文言文。
我乐哈哈
像英语这种字母组合成单词的语言,迟早淘汰。随着文明不断发展,新的东西越来越多,英语只能不停地造词,而中文不需要造。总有一天,英语新单词的长度会长达几百个字母[捂脸哭]谁记得住[捂脸哭]太影响文明发展的效率了[捂脸哭]
我乐哈哈 回复 11-13 20:13
和字母组合的关系不大,不是按你这种组合来计算的,关键还要能发音,音节要对,不是什么字母组合都能适合新词的[笑着哭]
蓝色经典 回复 11-14 00:14
有一门课程叫☞专业英语。
薙的追随
确实,就冲全世界AI自媒体数量,中国遥遥领先这一点就看得出
azhongii 回复 11-12 21:11
以前看过一些 为什么西方医学很赚钱?因为tm牙科和牙齿的英文单词根本不挨着[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大部分医学博士花大量时间去记毫无意义的新词[哭笑不得][哭笑不得]
从不写诗的诗人
那你说说英语的鸭蛋、鹅蛋、壁虎蛋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