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的原生鹿角蕨都只能在这里当杂草
艾伦艾伦逛吃
2025-09-05 17:47:24
因为缅甸的一颗炮弹让这里成为了“空城”,人们纷纷搬离这里,曾经繁荣的县城只剩下个别守城人和疯狂生长的热带植物,万代兰和各种蕨类不惧怕隔壁战火的气息,贪婪的席卷整个县城
这就是云南省盈江县的一座名为那邦的边境小城,隐匿于热带季雨林的怀抱中,这里不仅是中缅交界的秘境,更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瓦氏鹿角蕨最后的野生栖息地
你也许好奇,为什么 贵为国二的瓦式鹿角蕨现在却像杂草一般长在每一个它可以驻扎的地方,屋檐下,电线杆上,墙缝间,仿佛传说中对环境极其挑剔的瓦式鹿角蕨也“随性”了许多
实际上这里的热带雨林曾因过度开发而支离破碎,附生母树遭砍伐,其野生种群一度濒临灭绝,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名录
为挽救这一珍稀物种,当地政府将那邦坝划为自然保护区,并联合科研机构开展人工繁殖研究。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通过无菌培养技术成功培育出大量植株,昆明植物园则将其移植至温室枯木上,模拟自然附生环境。这些努力不仅让鹿角蕨得以延续,也为当地生态修复注入了希望
当地人也深知瓦式鹿角蕨对生态的重要性,小卖部的大姐说保护人员每隔几天就会来记录瓦式鹿角蕨的生长情况,并告诫我千万不能采摘和养殖,否则能吃上国家饭
有趣的是,当那邦成为了“空城”,瓦式鹿角蕨对生长环境也不那么挑剔了,所以才能在墙缝上,屋檐下肆意的生长,这么看来并不是对环境的挑剔,只是它更喜欢一个“没有人类”的地方
瓦氏鹿角蕨的存续,折射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紧迫性。它不仅是雨林的“装饰”,更是生态链的关键一环,能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维系雨林微环境的平衡
而那邦的故事则证明:人!离大自然远一些吧,破坏后的拯救是最没有意义的自我感动,没有人类,一切自然都自然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