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修建秦岭隧道时,找德国购买盾构机,德国鼻孔朝天:3.5亿一台,爱买买

青春幻想曲 2025-09-07 02:39:51

1997年,修建秦岭隧道时,找德国购买盾构机,德国鼻孔朝天:3.5亿一台,爱买买,不买拉倒!我方纠结过后最终选择购买,而正是那次购买,让今后的德国人后悔不已。   中国的自主发展完全是被美西方国家给逼迫出来的!当年很多技术都是受限于西方。   就比如盾构机,当年在修建秦岭隧道时遇到了大麻烦,西康铁路秦岭隧道工程全长18.46公里。   这也是中国首个穿越秦岭主脉的隧道,挖掘难度可想而知,如果用传统的爆破方式,这得爆破到什么时候。   当时国外的隧道技术已经十分的先进,这仅仅只是需要一台盾构机就能够轻松的将隧道给打通。   而当时德国的盾构机占据了世界盾构机市场的90%以上,德国的设备无疑是顶尖的。   但是我们去购买的时候,德国十分的傲气,不仅开出了3.5亿元的天价,态度也十分的傲慢。   不准中国专家接触到核心设备,最重要的一点维修技术也都是德国提供,中方还需要给维修人员提供工资。   一个小时就达到了惊人的8000欧元,为了能够快点打通隧道,最终我们还是答应了。   并且还是先付款,看着德国傲慢的样子,我们知道必须要独立自主才能够解决本质上的问题。   所以中国盾构机的样子开始了,2002年,中国首台盾构机研制成功了,造价仅仅只有5000万元。   和德国的相比不相上下,但是在价格上可是差的很多,在2015年的时候,中国盾构机产销量跃居全球第一,占据全球市场70%份额。   这就是中国的强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初德国人的嘲笑我们只会造自行车,当中国盾构机被研制出来的时候的,德国又哑口无言。   技术都是被卡住的,但是我们也懂得了,必须要走独立自主的路线才行,技术只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那么我们就什么都不怕!

0 阅读:537

评论列表

农人语

农人语

12
2025-10-27 16:55

八九十年代很多工厂里有外国人做厂长的,他不管事就管技术所以叫“技术厂长”,每天无所事事拿着跟厂长经理一样的钱,除非机器出问题了,这个时候他会去现场指手画脚,或者亲自下场维修,如果他也修不好,或者缺少零配件,他会打电话回国叫机器厂家的工程师过来,这些费用得中国工厂这边出。那个时候我们工厂的设备基本外国的,尤其是德国的比较多。机器设备安排一个技术厂长过来,你得高新供养他。后来我们发展起来了,才淘汰了当年的技术厂长,现在工厂设备基本都是国产的了,因为现在的中国什么都可以制造了。

青春幻想曲

青春幻想曲

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