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议员最近直接问国务卿卢比奥:“要是现在和中国开打,美国能赢吗?”卢比奥的回

周律鸣法 2025-09-17 10:45:33

美国女议员最近直接问国务卿卢比奥:“要是现在和中国开打,美国能赢吗?”卢比奥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美国还是最强的,但和中国打仗太可怕。 这个提问事件发生在2025年5月20日的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听证会上,加州民主党女议员维多利亚·冈萨雷斯直球问鲁比奥,如果现在和中国打,美国赢不赢。   卢比奥显然有点措手不及,他没敢正面回答“能赢不能赢”,而是先夸了美国军事多厉害,航母有多少,技术多先进,但紧接着话锋一转,就说和中国干仗破坏力太大,会冲击经济和全球供应链。   他特意避开胜算概率的话题,反而强调得靠外交手段解决问题。这种回应,明眼人一看就懂,美国对亚太地区确实心里发虚。   美国军力看起来确实吓人,十一艘核动力航母,全球几百个军事基地,高科技武器更是一大堆。但这些东西真到了亚太战场,能不能发挥出来还得打个问号。   美国西海岸到南海足足有7500海里,航母全速开过来也得一星期,中国呢?南海岛礁离本土最近的才12海里,导弹飞机分分钟就能到位。   这距离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真打起来,美军后勤补给能不能跟上都是个大问题。   中国在南海的那些岛礁,现在可不是简单的礁石了,永兴岛、渚碧岛这些地方简直成了“不沉的航母”。   上面机场、导弹、雷达站一应俱全,红旗-9防空导弹、鹰击-12反舰导弹都能覆盖周边大片海域。   更让美军头疼的是东风-17和东风-26这些导弹,速度高达10马赫,射程覆盖4000公里,从发射到命中只要10分钟,美军现有的反导系统根本拦不住。   打仗不只是军事问题,更是经济问题。   中美经济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025年头两个月双边贸易额就有1000多亿美元。美国零售业40%的商品靠中国供应,汽车产业大量依赖中国零部件。   纽约联储做过推演,要是中美贸易暴跌80%,美国半年内GDP就得缩水12%,失业率飙到15%。这代价,美国根本承受不起。   而且中国手里还握着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美债。虽然不会轻易动用,但真要大规模抛售,华尔街立马就得乱套。   去年中国只是减持了500亿美元美债,华尔街股市就震荡不已,战时效果更不堪设想。这就像一把“金融核武器”,不用比用了威慑还大。   美国在亚太有不少盟友,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什么的,但真到动真格的时候,这些盟友能出多大力气还真不好说。   日本民众70%反对卷入台海冲突,韩国态度暧昧,尹锡悦政府因为“萨德”部署问题国内抗议不断。   东南亚国家更不用说了,东盟连续4年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3年贸易额高达6.41万亿元。   印尼、马来西亚这些国家70%的贸易靠中国,他们怎么可能为了美国得罪中国? 欧洲盟友也因为俄乌冲突消耗了大量装备,对介入亚太兴趣不大。   卢比奥说打仗“太可怕”,不只是军事上的,更是战略上的考量。现代战争早就不只是枪炮的事,而是经济、科技、地缘政治和民意的综合博弈。   中美两国都是核大国,中国拥有可靠的二次核打击能力,东风-41洲际导弹公路机动发射,巨浪-3潜射导弹搭配096型战略核潜艇,在太平洋深处也能发起核反击。   这种三位一体的核威慑体系下,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美国社会对战争的承受力也大不如前。经历了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的消耗,美国民众对海外军事干预的支持度持续下降。   中国则具备更强的持久战能力,经济韧性强,民众凝聚力高。真要打起来,美国可能比中国先撑不住。   卢比奥的态度转变很有代表性,他最近罕见呼吁“通过对话解决中美分歧”,不再提此前“强硬对抗”的论调。   这正说明了美国的现实困境──不是不想赢,而是打不起、赢不了、靠不住。   中国军事发展始终坚持防御性原则,不是为了挑战谁,而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中国展示的先进武器装备,更多的是一种自卫能力的体现,是对外部安全威胁的必要回应。   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说:“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对抗没有赢家。”             参考资料: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就国务院预算出席国会听证会——人民网

0 阅读:0
周律鸣法

周律鸣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