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红楼梦》一直有个疑问:贾兰是早逝大儿子贾珠留下的唯一血脉,可作为亲奶奶的王夫

煜文谈娱 2025-09-19 09:43:18

看《红楼梦》一直有个疑问:贾兰是早逝大儿子贾珠留下的唯一血脉,可作为亲奶奶的王夫人,对他却远不如对小儿子宝玉上心,甚至近乎“不疼”,这是为啥? 争议焦点集中在几点:有人说王夫人本就“无情”,骨子里是“有用就疼,没用就弃”——宝玉是身边独苗,能给她依靠,自然三倍宠爱加身;贾兰跟着亲妈李纨长大,离得远难控制,对自己没直接价值,便懒得费心,连关心都流于“活着就行”的表面。 但也有不同声音:一是全书以宝玉视角展开,十五六岁的少年本就不会关注三四岁的小侄子,加上贾兰并非主角,就像巧姐前期戏份也少,并非王夫人不疼,而是情节没着墨;二是李纨作为有钱寡母,将贾兰视作精神支柱,王夫人出于避嫌或怜悯,不便插手抚养,毕竟“奶奶过度插手,母亲可能鱼死网破”;三是红学家结合曹家史实推测,贾兰原型因父亲早逝、年纪太小,没能继承家族职位,与曹雪芹家原型只剩面子情分,这也映射到书中王夫人与贾兰的疏离。 还有人深挖隐情:猜测贾珠早逝或与风流债有关,王夫人可能因此嫌李纨“无法御夫”、觉得贾兰“克父”;更有人提到,贾珠生前本就没得到王夫人和贾政太多实质疼爱,只是“嘴上捧在尖上”,作为遗腹子的贾兰,自然更难被重视。 不过客观看,贾府对李纨母子并非薄待——贾兰庆典规格与宝玉相当,李纨诗社凑份子额度近王夫人,可见规则上优待孤儿寡母。王夫人的“不亲近”,或许更多是精力所限:要敷衍贾母、操心宝玉,还要应对邢夫人、赵姨娘等家事,实在顾不上年幼的贾兰。 你觉得王夫人对贾兰的“不上心”,是本性无情,还是现实所迫?如果贾珠没早逝,贾兰能成为王夫人的“心头宝”吗? 红楼梦

0 阅读:113

评论列表

胡梦茵

胡梦茵

2
2025-09-25 04:47

再结合王熙凤嫁贾琏的时间,以及王家凤姐父亲回了金陵老家,反而王子腾上位执掌京城王家,以及薛家宝钗之父死了,基本可以推测贾珠之死事关坏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因为亲爹涉事太深,所以贾兰被连累的失去荣国府继承权。

胡梦茵

胡梦茵

2
2025-09-25 04:44

再来看贾兰和惜春的年纪,这两相差差不多一岁,也就是说在贾兰惜春出生前,贾敬这个乙卯科进士,贾珠这个十四岁进学的才子都是人生得意的时刻,并且书里写的贾兰从来都不是贾珠遗腹子,而是其出生后贾珠才死(不到二十娶了亲生了子,一病死了),结果惜春贾兰将出生,两人得父亲仿佛约好了一样都离开,一个突然修道把爵位官儿都让给长子袭了,一个干脆就死了,至此贾家文脉人物全断绝,只剩个非科举出身连秀才都没考上,靠着代善荫恩的无根之人贾政充场面,不觉得贾珠之死并不光彩,连累的贾兰也失去了荣国府继承人的位置!

胡梦茵

胡梦茵

1
2025-09-25 04:27

怎么不能是贾珠之死有难言之隐使得贾兰前途渺茫,所以被排除在外了。还记得贾政外放学政回来的中秋节吗,当时让宝玉环兰三人写诗,这里贾赦批贾环的诗好,这才是我们家的气象,将来说不得这份家业就由贾环继承了去!贾宝玉不说了,这时候呗亲爹贾政坑的陷进北静水溶的事情里去,在忠顺亲王处都记了名的,再叠加那个不靠谱的生而衔玉,宝玉基本没前程了,那么贾兰呢,明明只比贾环小两岁,并且在贾环和丫鬟们厮混的时间这个小子还知上进在大观园里联系射箭,贾赦这时候单提出贾环,不觉得有问题?

胡梦茵

胡梦茵

1
2025-09-25 04:32

同时宝玉不说了,生而衔玉闹得沸沸扬扬,最后贾政顶不住不得不在其抓周上亲自黑儿子的名声定性为将来色鬼无疑了。贾环和贾兰却只被贾政送去贾家族学里面混日子(今天职高),这哪里是让子孙读书出仕的情况?对比贾珠当年的十四岁进学,娶妻国子监祭酒女儿,不觉得贾政虽然嘴巴上叫着子嗣读书,但是行事完全反其道而行?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贾珠之死让贾政怕了!

煜文谈娱

煜文谈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