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价太大了!云南,一女孩无意间发现男友竟然已婚,得知真相后就借酒消愁,并试图跳桥

星星有话讲 2025-09-21 12:56:52

代价太大了!云南,一女孩无意间发现男友竟然已婚,得知真相后就借酒消愁,并试图跳桥轻生,谁料,男友不仅没有安抚,反而还对她恶语相向,导致女孩跳江溺亡,事后,家属将男友以及酒友一同告上法院,索要赔偿92.7万元,而法院这样判了! 根据庭审披露信息,女孩李某(化名),23岁,云南本地人,在昆明某服装店做销售员。 男方王某29岁,为某建材公司业务经理,两人通过社交软件认识并交往近一年。 王某隐瞒已婚事实,直至2025年8月被李某偶然发现其手机中与妻子孩子的合照。 当晚李某约五位朋友到酒吧喝酒,期间情绪崩溃,朋友劝解但未持续跟进。 酒后李某拨打王某电话,两人在江边桥面发生争执,王某在电话中说:“你要跳就跳,别整天拿这个威胁人。” 随后李某跳江,路人报警但救援未成功,尸检报告显示为溺水身亡,体内酒精浓度达醉驾标准3倍。 庭审焦点在于王某隐瞒婚姻、言语刺激是否构成间接侵权,以及酒友未充分劝阻是否需担责。 法院认为王某欺骗行为直接引发李某情绪崩溃,且言语刺激强化其自杀决心,认定存在因果关系。 但李某作为完全行为能力人,需承担主要责任,五名酒友虽尝试安抚,但未将其带离危险环境或通知家属,被判未尽充分救助义务。 判决书披露细节:王某在警方笔录中承认“知道她喝了酒,但没想到真跳”。 酒友中一人曾拉住李某手臂但被挣脱,另一人拍摄视频却未及时报警,这些细节成为责任划分关键依据。 网友热议集中于两方面:一方认为王某欺诈骗感情且见死不救,判罚过轻,另一方则认为成年人对自我行为负责,酒友担责略显牵强。 部分评论指出:“语言刺激也是暴力”“酒局朋友真倒霉”。 该案审理法院强调:判决并非仅基于自杀结果,而是综合各方在先过错行为与后果的关联性,王某除民事赔偿外,其隐瞒婚姻行为是否涉嫌重婚罪,警方另案调查中。 事件背后折射情感欺骗中的法律盲区,律师解读:类似案件中,过错方言语刺激或消极不作为,可能被认定间接侵害生命权,但举证难度大,此案因有电话录音和证人证言才相对明确。 五名酒友的1%责任共赔付4.6万元,法院认定其未达到合理注意义务标准,如醉酒后护送回家、危险环境全程陪同等,但考虑到朋友非专业救助者,比例较轻。 赔偿金计算依据包括丧葬费、家属精神抚慰金及李某生前抚养份额,王某赔付9.27万元已当庭支付。 该判决引发公众对情感责任与法律边界讨论,法律人士提示:类似纠纷中,及时报警、全程陪同、保留证据是关键自救手段,同时法院建议社交平台加强用户身份审核,减少欺诈行为。 目前王某妻子未公开回应,王某原公司称其已离职,李某家属表示虽对判决不完全满意,但尊重法院裁定。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 2025-9-20

0 阅读:51
星星有话讲

星星有话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