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农民工小夫妻来店里吃饭,点菜时说了一句话,饭店老板娘却做了这样的事情…… 在

可爱卡梅伦 2025-09-21 14:46:21

一对农民工小夫妻来店里吃饭,点菜时说了一句话,饭店老板娘却做了这样的事情…… 在西安一条街边的饭店里,已过了饭点时间,店里也没有几个吃饭的客人了。 这时,一对在附近工地干活的农民工小夫妻,神色疲惫地走进店里。 老板娘连忙热情地走过去招呼客人,递上菜谱让客人点菜。 小夫妻俩看了一会菜单,夫妻俩相互对视了一眼后,丈夫只点了一个酸辣土豆丝。 老板娘善意地问了句:就点一个菜吗?这位丈夫点了点头。 老板娘瞅了瞅门外,太阳还毒着,柏油路蒸得冒热气。她把菜谱往桌上一扣,笑道:“妹子,哥,先喝口水,这天气能把人晒成干鱼片。”转身进后厨,拎了把大蒲扇出来,呼啦呼啦给俩人扇风。扇着扇着,她冲灶台喊:“老周,别刷锅了,火再点着!” 里面锅铲叮当响,像回应。不到五分钟,一盘热腾腾的土豆片上桌,油亮亮,夹着青椒丝,闻着比平常香。丈夫愣住:“俺们没要这个……”老板娘把筷子塞他手里:“先吃,送的,算我赔罪——刚才那盘土豆丝剩底儿,我回锅加了点肉冒子,别嫌弃。” 肉冒子就是关中人说的小酥肉,工地门口卖六块一小份。妻子咽了口唾沫,还是把盘子往丈夫那边推:“你累,你补。”丈夫闷头扒拉两口,忽然抬头冲老板娘:“姐,能再给俺加个馍不?白面的,一个就行,俺想夹着吃,省得浪费菜汤。”声音低,却带着工地上的铁锈味。 老板娘没应,转身走了。再回来时,手里托着五个热馍,个个鼓胀,像刚出炉的小枕头。她往桌上一放:“吃,管够。今天灶上蒸多了,卖相不好,没人要。”妻子眼窝一下红了,掰开馍,菜汤一蘸,一口下去,烫得直吸气,却笑得像小孩。 后厨的老周又探出头:“媳妇,排骨多炖了半扇,放冰箱也是放,咋办?”老板娘眼都没眨:“端出来!挑小块的,别带骨头碴子,人家上工急,嚼不得。”于是,又一盆酱香小排骨上桌,堆得冒尖。丈夫攥着筷子,手背上裂着口子,沾着灰,此刻却僵在半空,不知先夹哪块。 老板娘拉条板凳坐下,蒲扇摇得慢悠悠:“俺也是从渭南农村出来的,九几年在西安端盘子,一天站十四小时,晚上睡仓库,老鼠从脸上爬过去都不敢叫出声。后来攒了这间小店,知道饿肚子啥味儿。你们别怕,今天这桌,我请。”她说得轻描淡写,像聊天气,却把自己聊得眼角发潮。 妻子把最后一口馍咽下,忽然从兜里掏出个塑料袋,层层打开,里面是叠得方方正正的零钱,最大面额五块。她怯怯地问:“姐,得多少钱?俺们就带了二十五,还得留十块明早吃早点……”老板娘把塑料袋推回去:“妹子,钱收好,给孩子买支笔。俺这店小,可骨气不短,你们出力盖楼,让西安长高,俺管不起大餐,管顿饱饭还行。” 丈夫喉结动了半天,挤出一句:“那……俺给你磕一个吧。”说完真要起身,老板娘一把按住:“磕头不值钱,明儿工地门口,帮我把垃圾带下楼,就当还了。”她转头冲收银台喊:“老周,打包两份米饭,再把排骨汤舀稠点,让他们带回去,晚上下面条。” 小夫妻走出店门时,夕阳斜了,影子拖得老长。妻子回头冲老板娘鞠了一躬,丈夫没说话,把安全帽摘下来抱在怀里,像抱个鼓。老板娘站在门口挥手,手里还捏着那把蒲扇,扇面上写着四个褪色的字:人间烟火。 我正好路过,把全程看在眼里。晚上回来吃饭,问老板娘:“姐,你就不怕他们天天来‘蹭’?”她正剥蒜,头也没抬:“怕啥?工地一挪,他们就去下一个城市,也许这辈子就见这一回。能让俩远离家的人,在西安街头吃口热的,我就赚个心安。再说了,今天排骨炖多了,倒了也是喂狗,喂狗不如喂人。” 她抬眼冲我笑:“小伙子,你拍视频就拍,别加滤镜,别把俺整成圣母。俺就是开小饭馆的,知道饿的时候,眼里冒金星,嘴里发苦。那一口苦要是甜的,一天都能撑下来。”我默默把镜头关掉,把手机揣兜,点了一份酸辣土豆丝,吃到盘底朝天,连汤都蘸了馍。 出店门时,夜风裹着烤肉摊的孜然味,混着远处工地的塔吊灯。我忽然想起小时候在村里,母亲把唯一的鸡蛋塞给过路的乞丐,回头冲我说的那句话:人饿过,就知道一粒米比一块金重。今天,老板娘用半盆排骨、五个馍,把这句话又给我复习了一遍。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3
可爱卡梅伦

可爱卡梅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