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还以为,沙特增产是为了抢市场。错了!真相是,在被美国“背刺”之后,沙特正在

湖锦行 2025-09-23 13:20:15

很多人还以为,沙特增产是为了抢市场。错了!真相是,在被美国“背刺”之后,沙特正在复制2014年的剧本,用低价石油,引爆美国那2800亿美元的页岩油债务炸弹!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很多人看到沙特扩大石油产量,第一反应是“又在抢国际市场份额”,可真相远没这么简单。 在经历美国多次“背刺”后,沙特这波操作根本不是为了多卖几桶油,而是复制2014年的成功剧本。 用自己的低成本石油优势,引爆压在美国页岩油产业头上的2800亿美元债务炸弹,这是一场藏在油价背后的战略反击,比单纯抢市场要狠得多。 要懂这步棋的厉害,先看一组关键数据:沙特开采一桶原油的成本仅8到10美元,相当于“卖一桶赚一桶”。 而美国页岩油企业的开采成本普遍在40到60美元,部分难开采的区块甚至超过70美元,等于“卖一桶刚够本,油价低了就亏本”。 这种成本差距,就像两个人卖水,你一块钱一桶有得赚,他十块钱一桶才不亏,一旦市场上水多了、价低了,亏的肯定是成本高的那个。 沙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把油价压到60美元以下,让美国页岩油企业从“勉强盈利”直接掉进“持续亏损”的陷阱。 美国页岩油产业看似风光,其实早被债务绑住了手脚。自2010年页岩油技术突破后,这些企业靠的不是盈利滚动发展,而是高杠杆借钱。 你开新井我也开,你扩产能我也扩,短短几年就堆出了2800亿美元的债务。以前油价高的时候,还能靠卖油收入勉强还利息。 现在油价被沙特压下来,现金流一下子断了:卖油赚不到钱,想借钱还旧债,又赶上美联储维持高利率,融资成本高得吓人。 不少企业已经陷入“不生产没收入,生产了更亏损”的死循环,有些老牌页岩油公司甚至传出了股价暴跌、濒临破产的消息。 之前美国为了压低国内油价,把战略石油储备用到了近几十年的最低点,还借着储备释放刻意压制国际油价;在沙特关心的核协议上,美国处处设限,不让其开展铀浓缩项目。 在中东布局里,美国一边拉着以色列搞亲近,一边把沙特晾在一边,甚至在“石油美元”结算上动起了歪心思。 这些操作让沙特彻底明白,所谓的“盟友关系”靠不住,与其被动挨打,不如用自己最擅长的能源武器反击,毕竟,石油是沙特的底气,却是美国页岩油的软肋。 这还不是短期博弈,而是沙特的长线布局。它手里握着190万桶/日的闲置产能,还有庞大的主权基金兜底,就算油价长期低位,也能扛住短期收入波动。 可美国页岩油企业扛不住,债务到期要还,工人工资要发,钻机维护要花钱,一旦撑不下去,要么破产,要么缩减产能。 到时候,美国曾经引以为傲的“能源独立”计划,很可能因为页岩油产业的萎缩而泡汤,在全球能源市场的话语权也会跟着下降。 说到底,沙特的增产操作,早超出了“经济竞争”的范畴,是一场精准的地缘政治博弈。 它用低成本石油告诉所有人:能源竞争从来不是“谁卖得多”,而是“谁能撑得久”;国家间的合作,也从来不是“单方面索取”,一旦透支信任,再强的盟友也会变成对手。 现在,美国页岩油企业正被债务和低价油价双重夹击,而沙特已经占了先机。 这场博弈的结果,不仅会影响未来的油价,更可能重塑全球能源格局,让大家看清一个道理:靠债务堆起来的“繁荣”不长久,靠信任建立的优势才稳固。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信源:华尔街见闻

0 阅读:41

评论列表

用户17xxx02

用户17xxx02

3
2025-09-23 15:08

联系起来!干翻美帝及其走狗

湖锦行

湖锦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