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线慌了?中欧班列南线“无阻畅行”:已完成8趟运输,途经哈萨克斯坦等国,运送汽车零件和光伏板1200多个集装箱,中欧班列南线9月初悄然启动,从西安、成都出发,已完成8趟运输。承载1200多个集装箱运输任务。 中欧班列这几年发展得飞快,大家都知道北线走波兰那条路挺主流,但南线这条新路径一冒头,就让人觉得格局要变了。前两天,这条南线从西安和成都低调起步,短短时间里就跑了8趟,装了1200多个集装箱,主要拉的是汽车零件和光伏板这些货。别小看这数字,它直接戳中了欧洲市场对中国新能源和汽车配件的需求点。 其实,早几年中亚国家就成了中欧贸易的桥头堡,尤其是哈萨克斯坦。去年哈国对华贸易额冲到340亿美元,同比涨了32%,这数据不是吹的,靠的就是稳定的中转能力。南线途经哈萨克斯坦、跨里海再到格鲁吉亚和土耳其,避开了北欧那些拥堵的传统枢纽。结果呢,时间上省了3天左右,成本降了15%。对企业来说,这意味着啥?以前从西安发一批光伏板到欧洲,得等12天,现在能压缩到9天,钱包也松快点。成都那边也一样,班列从果园港出发,串联起川渝的制造业,汽车零件这些高附加值货走南线,效率高了,竞争力就上去了。 货物结构上,南线这8趟里,汽车零件和光伏板占了七成。这反映出中国新能源产业对外输出有多猛。光伏板这玩意儿,欧洲那边绿色转型正缺货,中国产能全球第一,顺着南线一趟趟送过去。汽车零件呢,欧洲车企供应链总有断档,南线一开通,就成了备选方案。数据显示,今年中欧班列整体货值已超4500亿美元,高科技产品占比越来越高。南线虽起步晚,但一上来就抓住了这个风口。西安国际港站今年开行量破了3000列,成都的也跟上节奏,两地班列互补,形成了从内陆直达中亚的快车道。 再看波兰线那边,为啥说它“慌了”?北线主要靠阿拉山口出境,走俄罗斯再到波兰马拉舍维奇口岸,这条路以前是主力,占中欧班列七成以上。但今年货运量同比下滑8%,原因有几条:一是地缘因素让北线时不时卡壳,通关延误多了;二是南线一开,部分货源分流过去。波兰物流企业不是吃素的,他们已经开始游说政府改通关政策,优化手续,想稳住自家地盘。但话说回来,这竞争是好事,推动整个欧洲物流多元化。南线不光拉中国货,还带回中亚的矿产和农产品,平衡了去回程比例,今年中欧班列重箱率稳在100%。 哈萨克斯坦在这事儿上功劳不小。作为南线关键节点,它的中转能力今年前三季度就处理了229列过境班列,比去年同期多不少。跨里海协会的数据显示,南通道班列发往阿塞拜疆、格鲁吉亚这些地方,增长了20%以上。哈国交通部也推了新举措,比如港口优先调度货船,确保班列无缝衔接。去年哈中贸易额大涨,今年延续势头,南线班列成了催化剂。想想中亚这块儿,资源丰富但物流弱,南线一通,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和粮食也能更快进中国市场,双赢的味道挺浓。 南线常态化运行后,中欧物流格局开始从单通道转向双轨制。北线走波兰为主,南线绕中亚跨里海,这俩并行,能分散风险。以前全押北线,一出事儿全线堵,现在南线补位,抗干扰能力强多了。铁路部门这几年投了不少钱,补了通道短板,口岸扩能改造让霍尔果斯和阿拉木图这些点效率翻倍。西安浐灞港今年新增了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服务中亚和跨里海沿线,成都的也连上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12条图定线路,向西接中欧,向南连东盟。
波兰线慌了?中欧班列南线“无阻畅行”:已完成8趟运输,途经哈萨克斯坦等国,运送汽
文史啊旺
2025-09-23 15:42: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