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阿根廷宣布9月23日,将大豆出口税从26%降至零,将豆油和豆粕

世界风云 2025-09-24 08:41:06

快讯,快讯! 阿根廷宣布 9月23日,将大豆出口税从26%降至零,将豆油和豆粕出口税从24.5%降至零。 ​​这哪是什么常规调整,分明是米莱政府被逼到墙角的“破釜沉舟”!政策只到10月31日,出口额够70亿美元就立马停手。 ​​背后全是火烧眉毛的危机。阿根廷外汇净储备才60亿美元,比索今年贬了近27%。总统发言人直言不讳:就是为了抢美元救急! ​​消息砸出来,全球市场直接炸锅。芝加哥大豆期货跌超1.4%,国内豆粕、豆油期货狂跌3%以上。价格跳水全因供应要炸了。 ​​阿根廷可是全球最大的豆油、豆粕出口国,农户手里还压着2000万吨大豆没卖。零关税一刺激,这些库存肯定疯了似的涌进市场 这一招看似凶猛,实则暴露了阿根廷经济的脆弱底色。外汇储备见底比索贬值,政府简直在和时间赛跑。零关税就像强心针,短期能刺激出口现金流,长期却可能透支农业潜力。农民集中抛售库存确实能换来美元,但价格暴跌反而可能减少总收益。 全球市场反应迅速且残酷。芝加哥期货应声下跌,国内油脂期货跟跌超3%。阿根廷这波操作直接把供应预期拉满,国际买家趁机压价。南美农业霸主自降身段,竞争对手巴西和美国恐怕正在暗中观察。市场从来现实,谁慌乱谁就失去定价主动权。 米莱政府的急迫写在每一个政策细节里。限期一个多月,额度70亿美元,摆明是一场精心计算的赌博。阿根廷农户手中积压的大豆相当于全球年消费量的6%,一旦集中涌入市场,价格支撑必然崩塌。这种杀鸡取卵的方式,能否真正缓解外汇危机还要打上问号。 更深层的隐患在于政策连续性。临时性免税结束后,阿根廷农业税收何去何从?政府信用已经受损,未来调控手段必然大打折扣。农民可能形成政策依赖,等待下次救市机会而非主动优化生产。结构性改革被短期利益取代,这才是最致命的副作用。 国际资本市场的眼睛雪亮。阿根廷主权债券收益率持续飙升,说明投资者用脚投票。零关税政策或许能暂时美化外汇数据,但治标不治本。通胀率突破100%的背景下,单靠农产品出口就像用桶舀水救火。货币信用崩塌的根源在于经济失衡,而非美元短缺。 这场大豆突击战背后,是新兴市场国家普遍面临的困境。美联储加息周期下,弱势货币国家外汇储备承受重压。阿根廷案例给所有依赖大宗商品出口的国家敲响警钟:过度依赖资源出口的经济结构,在全球流动性收紧时显得格外脆弱。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

0 阅读:54
世界风云

世界风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