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已经发现,俄罗斯虽然可以大规模空袭乌克兰所有的军事目标,工业基地,但是最后根本无法改变俄罗斯和乌克兰对峙的局面,因为乌克兰所有需要的武器、坦克、无人机、战车、轻步兵武器都是来自于北约国家制造和援助,现在乌克兰国内根本没有能力制造,这也是西方援助一停,泽连斯基就怒骂的原因。 普京心里门儿清,俄罗斯的轰炸机就算把乌克兰的军事目标炸个遍,把那些冒烟的工业基地轰成废墟,也没法扭转眼下跟乌克兰僵着的局面。 这事儿说透了不复杂,乌克兰手里的家伙事儿早不是自己造的了。 坦克是北约给的,无人机是西方援的,就连士兵手里的步枪、开的战车,全是从欧美那边递过来的。乌克兰本土的工厂早没能力生产这些硬通货,等于说他们的战斗力全靠外人输血。 所以你看,西方那边援助一断档,泽连斯基立马就炸毛。对着镜头破口大骂,不是他脾气差,是知道没了这些外来的武器,前线根本撑不住。 俄罗斯不是没下狠手。之前一轮轮空袭,专挑乌克兰的军火库、铁路枢纽炸,想把北约运过来的装备拦在半路上。炸弹投下去不少,火车站也炸得稀烂,但没几天,新的武器又从别的通道送进来了。 北约的运输线跟织了张网似的,从波兰的边境口岸,到罗马尼亚的物流中心,再通过乌克兰西部的小路往前线送,堵了一条还有另一条。俄罗斯的空袭能毁了几个点,却没法把整张网扯破。 乌克兰士兵拿到的那些北约坦克,虽然不是最先进的型号,但架不住数量多。坏了一辆,很快就有新的补上来。反观俄罗斯这边,坦克生产线早就跟不上前线消耗,有时候还得把冷战时期的老坦克翻新了往战场上送。 无人机更是明显。乌克兰用的那些小型侦察无人机、自杀式无人机,很多是欧美企业批量生产的,价格不算贵,运过来就能用。俄罗斯的无人机虽然也能打,但产能和补给速度,始终赶不上乌克兰那边“有求必应”的节奏。 泽连斯基心里跟揣着本账似的,比谁都清楚自己的底气在哪儿。每次去欧美国家访问,张口闭口就是要武器、要援助。有时候甚至不惜放低姿态,跟各国领导人周旋,就怕断了这条“生命线”。 之前有一次,西方因为内部意见不统一,援助迟迟没到位。泽连斯基直接在公开场合发火,说要是再不给支持,乌克兰就没法坚持了。那股子焦虑劲儿,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怕的不是俄罗斯的空袭,是背后的“输血管”被掐断。 俄罗斯也不是没意识到问题。他们试过打击乌克兰西部的援乌通道,也试过用导弹摧毁北约运过来的武器仓库,但效果始终有限。北约的运输效率太高,而且总能找到新的路线避开打击。这边刚炸了一条铁路,那边马上就用卡车走公路运输;这边刚摧毁一个仓库,那边的武器已经通过别的口岸送进了乌克兰。 更关键的是,北约各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虽然内部也有分歧,比如有些国家想减少援助,怕跟俄罗斯闹得太僵,但大多数国家还是愿意继续支持乌克兰。毕竟对他们来说,通过援助乌克兰消耗俄罗斯,比自己直接下场打仗划算多了。 所以你看,就算俄罗斯的空袭再猛烈,把乌克兰的军事目标炸得再狠,也没法改变一个核心事实:乌克兰的战斗力来源不在本土,而在北约。只要北约还愿意给,乌克兰就能一直撑下去,双方的对峙局面就很难打破。 普京肯定也琢磨过这事儿。他知道光靠炸,炸不垮乌克兰的抵抗意志,更炸不断北约的援助。但眼下好像也没更好的办法,总不能真的跟北约直接开战。所以只能一边保持空袭压力,一边跟乌克兰耗着,等着北约那边出现松动。 泽连斯基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天天喊着要武器,其实就是在跟俄罗斯比谁更能熬。只要北约的援助不断,他就有底气跟俄罗斯接着耗;一旦援助断了,他手里就没牌可打了。 这就是现在俄乌对峙的真实情况。俄罗斯的空袭能逞一时之快,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乌克兰看似被动挨打,却因为有北约的撑腰,始终能保持战斗力。双方就这么僵着,谁也没法轻易打破僵局,而这僵局的关键,全在北约那根“输血管”上。 信源:网易新闻
普京已经发现,俄罗斯虽然可以大规模空袭乌克兰所有的军事目标,工业基地,但是最后根
史鉴奇谈
2025-09-24 09:59: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