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非常的失望!因为在2036年奥运会的申办名单上,不见中国的身影,上海、

洞察观史 2025-09-24 14:45:15

国际奥委会非常的失望!因为在2036年奥运会的申办名单上,不见中国的身影,上海、成都、广州,这三座被寄予厚望的中国大城市,这一次齐齐选择了沉默,印度成了最积极的国家。 有人觉得惋惜,觉得这是咱们放弃了一个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绝佳机会;也有人表示理解,认为现在咱们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没必要为了一个奥运会而耗费巨大的精力和财力。 首先得聊聊奥运会这笔账。过去,办奥运会被看作是提升城市形象、拉动经济发展的“金钥匙”,你看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不仅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现代化、充满活力的中国,也极大地带动了城市建设,留下了鸟巢、水立方这样经典的奥运遗产,如今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奥运会自身的“高成本”属性,这笔账似乎变得越来越难算。 近几年,很多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都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甚至出现“奥运遗产”变“奥运负债”的情况。 比如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留下的很多场馆如今都荒废了,对当地经济并没有带来持续的拉动,而日本东京在承办2020年奥运会时,预算也一度飙升,即使有延期举办的特殊情况,但最终的支出也远超预期,给日本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咱们中国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得非常好,这得益于咱们充分利用了2008年奥运会的现有场馆,以及先进的基建能力。 但即便如此,像奥运会这种级别的国际赛事,其运营成本、安保费用以及后续的维护成本,仍然是一个天文数字,对于现在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中国来说,与其把大笔资金投入到这种一次性的国际盛事中,不如把钱花在刀刃上。 第二点,咱们要明白,中国已经通过举办奥运会,向全世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咱们不仅办得隆重、热烈,而且组织能力、服务水平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它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开放、自信、繁荣的中国,也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咱们又一次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中国速度”和“中国智慧”,在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咱们依然能把冬奥会办得安全、精彩,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成就,国际奥委会对北京冬奥会的评价极高,认为这是“一个新标杆”。 可以说,咱们已经顺利通过了奥运会的“大考”,向世界提交了完美的答卷,咱们不需要再通过一次次的申办和承办,来重复证明自己的能力,咱们的实力,全世界都看在眼里,现在,咱们更需要的是把精力聚焦到自己的发展上,去解决自身面临的挑战,去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 最核心的一点,那就是咱们国家的发展战略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过去的几十年,咱们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也通过举办大型国际活动来融入世界,提升国际影响力,但现在,咱们的发展重心正在从“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从简单的经济增长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转变。 我们现在更关注的是什么?是科技创新,是高端制造,是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是乡村振兴,是共同富裕,是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这些宏大的目标,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资源和精力,与这些目标相比,再申办一次奥运会,显得不是那么紧迫和必要了。 再回过头来看看印度,为什么他们对2036年奥运会如此积极?这其实和咱们当年申办奥运会的心态非常相似,现在的印度,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上,他们需要一个像奥运会这样的大舞台,来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潜力和抱负。 对于印度来说,承办奥运会意味着可以吸引大量的国际投资,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国际知名度,这是一种快速提升国家形象和实力的有效方式,所以,印度的积极申办,恰恰反映了他们目前所处的历史阶段。 而咱们中国,已经走过了这个阶段,咱们不再需要通过一场盛大的国际赛事来证明自己,咱们的实力,咱们的自信,来自于我们强大的经济基础,来自于我们不断进步的科技力量,来自于我们全体人民的奋斗和拼搏。 所以,当国际奥委会感到“失望”的时候,咱们完全可以坦然一笑,因为咱们知道,咱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咱们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至于2036年的奥运会,咱们可以在家门口,以一个更自信、更从容的姿态,去欣赏和见证,或许未来,当咱们真正想办的时候,咱们依然有这个实力,有这个底气。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

0 阅读:33
洞察观史

洞察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