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满足这些条件就是合同诈骗了!
幼菱评案件
2025-09-24 15:15:54
💡 合同纠纷还是合同诈骗,一字之差,后果天壤之别!后者是刑事案件,搞不好要坐牢的!今天就来划重点,满足这些条件,纠纷可能秒变诈骗!
🔍 核心区别:看“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 简单说,合同纠纷是“我想履约,但能力不足或出了意外”;合同诈骗是“我一开始就没想真履约,就是想骗你的钱”。法官怎么判断你有没有这个“坏心思”呢?主要看以下几点:
😨 1. 看身份真假和履约能力 签订合同时,就用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合同。或者,自己明明已经资不抵债、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还夸大实力接单收款。比如,皮包公司用假公章签百万订单,这动机就很可疑了!
💰 2. 看担保真假和收款后行为 提供虚假的产权证明、票据或担保物来骗取信任。最关键的一点:收到货款、预付款后,直接用于挥霍、非法活动(如赌博)或逃跑失联,而不是用于合同约定的正常生产经营。这是认定“非法占有”的黄金标准之一!
📉 3. 看履行诚意和小部分履行的目的 有时骗子会“放长线钓大鱼”。他们会部分履行合同,让你觉得靠谱,从而诱骗你继续投入更多财物。这种“小部分履行”只是骗局的手段,并非真诚履约。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这种“钓鱼式”履约也是诈骗意图的体现。
⚖️ 法律后果有多严重? 根据《刑法》第224条,合同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最高可判无期徒刑!所以,做生意签合同,一定要擦亮眼睛。
✨ 如何保护自己? 签合同前,务必核实对方身份和资质(企查查等工具用起来!)。对付款方式保持警惕,大额交易尽量分阶段付款。一旦发现对方有上述迹象,别犹豫,尽快咨讯律师并考虑刑事报案,这比民事起诉更能快速止损!
流言 (地区+诉求) 立即为您连系当地靠谱律师团队👍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