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写了一封公开信,称由于经费紧张,联合国要削减15%的

芸霄记史 2025-09-24 15:45:14

[微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写了一封公开信,称由于经费紧张,联合国要削减15%的经费,约为5亿美元,受此影响,大概有2000多名联合国工作人员将面临裁员。很多人这才猛然发现,原来连联合国这样的世界性机构,如今也在为“生计”发愁,其中原因之一,是中美两国的会费都没有交齐。 人们原本以为联合国的钱是各国分摊的,小日子不会太差,可没想到它如今拮据到要关喷泉、关员工通道,现在更是不得不裁员来维持运作。问题的根源,还是出在大国身上。   先说美国。拖欠联合国会费在美国早就不是新闻,几十年前就已经开始断断续续地少交甚至不交。 进入近几年,美国干脆采取“装聋作哑”的态度,据说这几年累计拖欠的会费和维和费用加起来已经有几十亿美元。 对于联合国来说,这是巨大的缺口,之所以美国敢这么硬气,很大程度是因为它手里握着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 即便按照规章不缴费的国家应该被削减投票权,但对美国来说影响不大,因为那个能够一票否决的权力才是真正的筹码。 换句话说,美国即便不出钱,也照样能在关键时刻左右大局,这让联合国对它束手无策。   而中国的情况完全不同。中国一直是联合国会费的重要承担者,分摊比例仅次于美国。随着美国不断缩水,中国反而被推着往前,多付了更多的钱。 外界看到的是中国有时没有在账面上全部到位,其实背后是走审批流程比别人复杂,并不是不愿意交。 问题是,当一个国家越努力,就越容易被当成“填坑”的对象,这就等于把负担强行套到了肩上,久而久之也容易形成新的不平衡。   俄罗斯则是另一番景象。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俄罗斯对联合国的态度更加冷淡。 特别是看到联合国不断加大对乌克兰的援助,俄罗斯更觉得自己是在“资敌”,于是干脆放缓了缴费。 三个常任理事国都在缴费问题上各有理由,各有拖延,结果就是联合国的财政被拖得岌岌可危。   这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制度层面的矛盾。联合国本来是为全球和平与合作成立的机构,可现实中它却受制于大国的意愿。 美国可以凭借否决权轻松赖账,中国因为担当过多而面临被动,俄罗斯又受到战争局势牵制。这些问题叠加在一起,导致这个被寄予厚望的国际平台 increasingly 显得力不从心。   裁员消息不过是冰山一角,它让我们看到一个事实:如果连基本的会费保障都难以做到,联合国要推动人道主义援助、要调和国际矛盾恐怕也只能停留在口头。 而一旦联合国的公信力不断下降,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多边平台来替代它?这是摆在所有国家面前的问题。   今天的联合国陷入的困局,不只是钱少,而是它在制度上缺乏制衡与约束。当一个机构给了常任理事国过大的特权,却没有与之匹配的责任,结果注定就是有人“躺赢”,有人“被迫埋单”。 要想让联合国真正走出困境,关键还是要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让大国为它承担基本的义务,而不是把它当成“坛子”,需要时就敲一敲,不需要就一脚踹开。   仔细想想,这场裁员危机不只是一则新闻,而更像是一记警钟,它提醒我们,任何一个国际组织要想保持长期的生命力,就必须既能独立,又能公平,否则无论旗帜打得再响,最终也只会变成象征。 【中华网:中美俄未结清联合国会费是何原因 大国博弈下的资金困境】

0 阅读:35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