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武装部队前总司令、现任乌克兰驻英国大使瓦列里·扎卢日内为乌克兰《周镜报》撰

浮沉济沧海 2025-09-25 11:15:48

乌克兰武装部队前总司令、现任乌克兰驻英国大使瓦列里·扎卢日内为乌克兰《周镜报》撰写了一篇专栏,评估了乌军2023年夏季反攻的结果、乌军对库尔斯克州的入侵以及当前局势的情况。 扎卢日内将乌军反攻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其力量和资源不足。要突破俄军的防御阵地,必须在突破点拥有决定性的优势,并且有用于扩大战果的机动预备队。但由于已准备好的进攻集群被分散到其他方向,以及其他部门组建的陆军作战部队未准备好进行此类战斗,这些条件未能满足。 另一个导致乌军反攻失败的关键因素是无人机作为战术侦察手段的高效性,这使得俄军能够实时发现装甲车和兵力的集结,并将预备队调往预期的攻击方向,同时对其实施炮击和导弹袭击。 因此,扎卢日内认为,到2023年秋季,战争彻底陷入阵地战僵局,在没有暴露侧翼的情况下,唯一可能的进攻方式是“正面冲突”,这导致陷入消耗战和不成比例的损失。随后,乌军在自己的防御作战中也采取了类似方式。 扎卢日内说,前线形成了这样的条件:无论是在战斗接触线区域还是后方,任何突击集群的集结都不可避免地会被发现。 乌军发起的库尔斯克州行动是这一规则的例外。扎卢日内指出,这类行动可以以有限目标进行。然而实践表明,最终在狭窄前线段的孤立战术突破并未给进攻方带来真正所需的胜利。防守部队利用了技术和战术优势,不仅未能让战术突破发展为战役胜利,反而自身还实施了同样未取得战役胜利的战术推进。 扎卢日内总结道:“这些行动的代价我不清楚,但显然代价过高。” 阵地战僵局的根本原因不仅是防御线无法突破,更重要的是无法完成作战任务,包括进入作战空间和包围敌军。战争转为阵地战模式导致战争拖延,并对军队和国家整体带来重大风险。 前线任何人员数量的增加都会立即被FPV无人机或通过无人机引导的炮火打击。 现在的防御不再是梯次防守,而是小规模步兵组的生存战,而“后方”概念几乎消失。俄乌双方已超过一年通过各种方式寻求突破阵地僵局的办法,但扎卢日内认为,俄罗斯方面更明显地展现出突破趋势。截至目前,俄军使用的攻击型无人机给乌军造成了近80%的人员和装备损失。 扎卢日内认为,随着机器人系统的发展和由此带来的损失增加,乌克兰的局势只会更加复杂,出现更多伤亡和逃兵。尽管俄军自身也有损失,但仍通过小型突击组的常规攻击、渗透和对后勤的FPV无人机打击持续消耗乌军防御。现在唯一的应对方式是将人员撤出前线,用机器人系统替代,但目前相关技术的发展水平仍不足以实现这一点。

0 阅读:20
浮沉济沧海

浮沉济沧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