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李克农外出散步,一个戴草帽的老农朝他扔了一个纸团,直到他弯腰捡起纸团才

轩叔观察 2025-09-25 15:24:35

1937年李克农外出散步,一个戴草帽的老农朝他扔了一个纸团,直到他弯腰捡起纸团才离开,李克农打开一看,脸色大变:“快通知白崇禧,有人要刺杀他!”[无辜笑] 白崇禧当时担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是坚定的主战派代表,如果他出事,会严重影响抗日指挥体系的稳定。 李克农立刻意识到情况严重,但直接联系白崇禧并不现实,当时国共关系敏感,共产党人贸然接触国民党高官容易引起误会。 他想到了一个人选谢和赓,这位地下党员已经成功打入国民党内部,而且深得白崇禧信任。 谢和赓能接近白崇禧,完全靠他的文字功底,他经常帮白崇禧起草各种讲稿和文件,文采出众,很受器重。 李克农通过组织关系联系上谢和赓,把这个紧急情报传递过去,谢和赓收到消息后,立即找机会向白崇禧汇报了这个情况。 白崇禧听后将信将疑,但还是决定加强戒备,他改变了原来的作息规律,在两处住所之间轮换居住,让潜在的刺客摸不清他的行踪。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白崇禧刚从清凉山别墅离开不久,那里就遭到了袭击,幸好警卫严密,刺客没有得手就匆忙撤退了。 这次未遂的袭击让白崇禧后怕不已,也证实了情报的准确性,他开始对这条预警信息的来源产生了浓厚兴趣。 事后白崇禧通过谢和赓表达了感谢,虽然他并不清楚消息的真正来源,谢和赓只是说有爱国人士提供了线索,没有透露更多细节。 这件事反映出抗战初期情报工作的复杂局面,国共两党虽然政治立场不同,但在抗击外敌这个大目标上还是能够合作的。 李克农凭借职业敏感发现了异常情况,谢和赓利用自己的身份优势及时传递了预警,白崇禧听取建议加强了防范,最终化解了这场危机。 日本特务这次行动的失败,说明他们对中国内部情报网络的渗透并不完全成功,中国的情报工作者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个故事展现了抗战时期中国社会的复杂面貌,政治分歧依然存在,但民族大义让不同阵营的人们能够在关键时刻携手合作。 网友们感慨万千: “我的天,这情节比谍战剧还刺激!那个扔纸团的老农绝对是自己人,而且是高手,深藏功与名啊。” “历史真是由无数个巧合和必然组成的,如果李克农没那么警惕,如果谢和赓没在那个位置,后果不堪设想,向隐蔽战线的英雄致敬!” “白崇禧也是明白人,听了劝,没摆架子,这点挺好,保命要紧,抗日大局为重。” “最神奇的还是演讲稿那段,周公改稿,白崇禧念稿,想想那个画面真是历史奇遇记,这才是真正的统战工作啊!” “说明当时日本特务确实无孔不入,但也证明了我们情报工作的厉害,关键时刻情报能救一条命,甚至改变战局。” 大家说那个关键时刻送出情报的“戴草帽的老农”,他的真实身份会不会已经成为永远的历史之谜了呢? 官方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0 阅读:77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