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当了两回总统,可能终于发现一个问题:只要不跟中国对着干,美国就还是超级大国。 讲实在的,第一次当总统时,特朗普或许觉得咱们好欺负,想用关税这把“尚方宝剑”逼中国低头,他对3700多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从10%一路飙到50%,还把华为打入黑名单,以为这样就能让制造业回流美国。 结果现实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美国工业用电量不升反降,2023年初同比跌了2.3%,工厂不但没回来,反而更萧条了,汽车产业年增长率才1.83%,机械产业更惨,只有0.14%,连GDP增速的零头都不到。 而他们农民首当其冲遭了殃,中国转向巴西买大豆,美国大豆出口创下二十年新低,仓库里的粮食发霉变质。 政府补贴填不上窟窿,不少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只能含泪转行。 贸易逆差不降反升,从7990亿美元涨到9160亿美元。原来逆差只是从中国转移到了越南、巴西这些国家。 美国进口商从这些地方拿货比从中国买还贵,最后这笔账全转嫁给了美国消费者。 2025年的“汉堡通胀”就是活生生的例证,碎牛肉、芝士、面包价格疯涨,咖啡更离谱,零售价同比飙升21%,创下1997年来最大涨幅。 普通人的日子越过越紧,低收入家庭连几百美元的意外开支都扛不住。 特朗普想拉拢盟友一起对付中国,可欧盟、G7和北约都不买账,这些国家都深度依赖中国市场,谁也不愿意为了美国的一厢情愿搭上自己的经济利益。 反观中国,在压力下不但没倒,反而逆风翻盘,面对美国的芯片封锁,中国加快了技术自主创新,产业升级速度不断提速,过去依赖进口的高科技产品,现在已能自主生产大半。 跨国企业更是尴尬,像苹果、特斯拉这些公司,中国市场占了营收的大头,有些企业硬着头皮把工厂搬回美国,却发现美国劳动力成本高、产业链不完整,生产出来的东西根本没竞争力。 而到了第二任期,特朗普的态度明显软化,虽然还在对一些商品加征关税,但力度和范围都收敛了不少,他开始重点考虑美国企业的实际利益,把竞争限制在重点领域。 这种转变可能不是心血来来潮,美国商会最新调查显示,70%的美国企业希望中美多合作少对抗。布鲁金斯学会的报告也指出,美国要保住超级大国地位,就得把战略资源用在刀刃上,不能在对华对抗上白白消耗。 回头看美国历史,上世纪80年代为了对付苏联搞军备竞赛,财政赤字占GDP超过5%,差点把自己拖垮。 而90年代逼日元升值,结果日本经济停滞二十年,美国汽车产业竞争力也跟着下滑。 这些教训说明,大国博弈不是靠对抗能赢的,在全球化时代,市场规律不以政治意志为转移,谁要是想单方面“脱钩”,最后受伤的只会是自己。 说白了,真正的超级大国,应该在竞争中寻求合作,而不是一味对抗。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个人观点,理性观看)
特朗普当了两回总统,可能终于发现一个问题:只要不跟中国对着干,美国就还是超级大国
木槿论事
2025-09-25 15:42:2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