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和韩国人,为什么最近越来越恨我们?很多人都以为,是历史问题,是领土争端。错了!复旦沈逸教授,一句话就戳破了真相:“因为整个西方世界,在中国面前,太不给力了!”说白了,他们恨的,不是我们,而是他们的美国主子,竟然压不住我们!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说起来,十年前的东亚,日韩还是令人羡慕的发达国家,当时的中国人去日本韩国,恨不得把店里的电器和化妆品都搬空。 可如今,街上打开手机用的是华为,开的是比亚迪,连老外都在抢着买中国货,这种变化,让日韩人心里不是滋味。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25年中国GDP达到19.23万亿美元,日本只有4.1万亿,韩国更是只有1.7万亿。 而中国的5G基站数量占全球60%,高铁里程比全世界加起来还长,日韩引以为傲的制造业优势,正在被中国快速蚕食。 最刺痛日韩的是半导体和汽车行业,韩国的三星从20%市场份额跌到不到1%,日本汽车在华销量腰斩,与此同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占据全球40%市场,自主研发的28nm芯片也已经量产。 这种此消彼长的局面,让日韩媒体的论调发生了明显变化,从最初的轻视,到震惊,再到现在的焦虑,政府政策也越来越偏向对抗,频繁跟着美国玩“小圈子”游戏。 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经济数据,而在于身份认同的崩塌。 日韩一直把自己当作“西方俱乐部”的成员,高人一等地看待其他亚洲国家,现在中国不仅在经济上赶超,连海外援建的工人工资都比他们的外派人员高。 这种优越感的崩塌,才是最让他们难以接受的,更让他们慌的是,他们深深依赖的美国,似乎已经压不住中国了。 从贸易战到科技封锁,美国的种种手段都没能阻止中国的发展,反而是日韩企业,在跟着美国制裁中国的过程中损失惨重。 这种复杂的心理变化,可能才是日韩近来对中国态度转变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历史遗留问题,也不是因为领土争端,而是他们押错了宝,跟错了队。 当一个国家的优势产业开始衰落,心理防线自然就崩溃了,韩国引以为傲的半导体产业链正在重构,中国企业加速追赶,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日本汽车工业在新能源浪潮中反应迟缓,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更深层的打击或许来自高科技领域的话语权转移,5G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领域,中国已经从跟随者变成了引领者。 这让习惯了居高临下的日韩企业,突然发现自己正在失去技术优势。 还让他们坐立不安的,可能是美国在亚太地区影响力的明显衰退,2025年美军从冲绳撤走近万名士兵,就是个明显信号。 地缘政治格局正在重新洗牌,东南亚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日韩原本以为紧跟美国就能稳坐钓鱼台,现在却发现这个靠山正在松动,他们对美国的失望无处发泄,只能转嫁到对中国的敌意上,表面上在谴责中国,实际是在怨恨美国没能遏制住中国的崛起。 他们不敢承认自己已经无力竞争,更不愿面对新的国际秩序正在形成的现实,这种对未来的焦虑,让他们的对华政策越来越极端,甚至比美国还要激进。 说到底,这不是什么针对中国的仇恨,而是他们对美国衰落的不甘心,在经历了几十年的优越感之后,突然要接受一个实力强大的邻居,这种心理落差确实不好消化。 但时代车轮滚滚向前,谁也挡不住,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思考如何在新格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毕竟,亚洲的发展从来就不是零和游戏,合作共赢才是正道。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个人观点,理性观看)
日本人和韩国人,为什么最近越来越恨我们?很多人都以为,是历史问题,是领土争端。错
木槿论事
2025-09-25 15:42: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