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孔坚教授走了! 他最大的遗憾! 不是没有和太太子女告别,而是他带领的土人公

老乡最是味儿 2025-09-25 16:05:33

俞孔坚教授走了! 他最大的遗憾! 不是没有和太太子女告别,而是他带领的土人公司600多人,还有很多计划没有实现。 最后一次见俞教授,是在他的工作室。墙上贴满了城市湿地改造的草图,铅笔勾勒的河道弯弯曲曲,像极了他常说的“让自然自己说话”。他指着一张青岛海滨公园的设计图,眼里闪着光:“这里要种上本地的芦苇,让螃蟹有地方躲,孩子们能看见潮水涨落。”说这话时,他咳得厉害,却硬是把整面墙的方案都讲完了。 土人公司的年轻人说,老板的办公桌抽屉里,锁着一沓没来得及提交的提案。有给西北荒漠设计的“雨水花园”,有给城中村改造的“垂直绿廊”,每张图纸右下角都写着日期,最近的一张,离他走那天只差三天。他总说“植物比人有耐心,但我们等不起”,所以团队里的人都习惯了跟着他连轴转,凌晨的办公室常亮着灯,像座不打烊的植物园。 认识他的同行都知道,俞教授不爱应酬,却总往工地跑。有次在贵州山区看梯田修复,他踩着泥水里的石头走了十几里,回来时裤脚全是泥,却兴奋地给大家看手机里的照片:“你看这水流的方向,一点没改,这才是真的设计。”他常怼那些“为了好看砍树”的甲方,说“我们是自然的助手,不是主人”,为此丢过不少单子,却从不肯改。 现在他的遗愿清单在公司传开了,600多个人默默分了工。有人接着盯深圳红树林的修复,有人去推进他念叨了五年的“海绵城市”标准,连实习生都开始研究他留下的那些草图。办公室的白板上,新添了一行字:“让他画的线,长出草来。” 这世上总有些人为了看不见的东西较劲,俞教授就是其中一个。他没留下什么惊天动地的名言,只留下一堆等着发芽的图纸,和一群相信“自然不会骗人”的年轻人。或许对他来说,未完成的计划从来不是遗憾,而是种下去的种子。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
老乡最是味儿

老乡最是味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