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根本没有发生过大屠杀!”1946年南京大屠杀时,下令杀光南京人的松井石根在

轩叔观察 2025-09-25 16:25:01

“南京根本没有发生过大屠杀!”1946年南京大屠杀时,下令杀光南京人的松井石根在接受审判时,平静地开口表示。[无辜笑] 松井石根的侵华生涯可以追溯到30年前,1906年他以第一名成绩从陆军大学毕业,获得天皇亲授军刀,随后被派往中国担任驻华使馆武官。 表面上他是个精通中国文化的“中国通”,他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甚至能写古诗词和书法,但实际上他在中国从事间谍活动,收买汉奸、布置情报网。 而且他培养了大批后来的侵华骨干,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影佐祯昭等臭名昭著的战犯都出自他门下,他还成立“亚细亚协会”,公开鼓吹侵略政策。 1937年59岁的他被任命为上海派遣军司令,尽管身患肺结核,他仍然制定了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作战目标。 淞沪会战历时三个月,日军投入15万人,11月12日上海沦陷后,他违反军部限制线,直接命令部队进攻南京。 从上海到南京300公里的行军中,他下令部队“自行解决军需给养问题”,这个命令实际上是对抢劫行为的默许,为后来的暴行埋下伏笔。 12月1日他接到天皇的“大陆命令第八号”,要求攻占南京,他立即兵分两路向南京进发。 12月13日南京沦陷,虽然临时指挥官是天皇叔叔朝香宫鸠彦,但他作为华中方面军司令,对随后六周的大屠杀负有直接责任。 在法庭上检察官质询他是否派遣宪兵维持秩序,他声称派了“几十人”,但法庭调查显示12月17日随他进城的宪兵队只有17人。 17个人面对数万日军,根本无力维持任何秩序,而且调查显示这些宪兵自己也参与了暴行。 他的人生轨迹反映了明治维新后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路径,他出身爱知县武士家庭,在社会变革中武士地位下降,家境困难。 1885年为了免交学费,他进入培养军人的成城学校,从那时起他就将目光投向了中国,认为征服中国是日本崛起的关键。 在中国多年的间谍生涯中,他建立了庞大的情报网络,他的活动范围覆盖北京、上海、天津等重要城市,勾结前清遗老,制造各种矛盾。 作为“中国通”他比其他日本将领更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这种了解使他的侵略计划更加精准和毒辣。 淞沪会战期间他要求增派三个师团和台湾守备部队,他相信凭借武力优势,可以迅速击垮中国的抵抗意志。 但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超出了他的预期,三个月的激战让日军付出惨重代价,也激发了日军的报复心理,为南京大屠杀埋下了种子。 12月18日他正式进入南京城,面对满目疮痍的城市,他在明故宫举办“忠灵祭”,为阵亡日军题写挽诗,完全无视城中正在进行的屠杀。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揭示了松井石根罪行的全貌,作为华中方面军最高指挥官,他对部下的暴行负有不可推卸的指挥责任。 他的案件的审理过程历时两年,法庭调取了大量证据,包括日军内部文件、幸存者证言和国际人士的目击报告。 1948年11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宣判松井石根犯有违反战争法规惯例罪,判处死刑,一个月后,判决得到执行。 松井石根的结局警示后人,任何试图通过战争改变历史进程的行为,最终都会受到历史的审判。他的一生也展现了军国主义如何将个人野心与国家侵略结合。 网友们议论纷纷: “看完松井石根的结局,只能说善恶终有报!历史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战犯。” “东京审判的记录居然能查到这么多细节,建议列入教科书必读内容。” “否认南京大屠杀的日本人真该看看这段历史,铁证如山!” “所以说侵略者终究没有好下场,南京的冤魂在天上看着呢。” 如果让你对松井石根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 官方信源: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0 阅读:37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