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要提防朝鲜这个国家,看看金正恩的这个举动就知道了! 朝鲜搞核武器,本质上是一种“不对称战略”,用最小的成本,撬动最大的安全筹码,作为一个长期被孤立、资源又有限的国家,核武器不仅是军事上的“盾牌”,更是外交上的“敲门砖”。 金正恩这次选在美韩军演期间放话,明显是想借机施压,逼美国回到谈判桌,甚至可能想换点制裁放松的空间。 回头看,朝鲜这招其实用了很多年,从2006年第一次核试验,到2018年突然转向外交缓和,核问题一直是它手里最灵活的一张牌。 不过这次不太一样的是,朝鲜这几年明显在加速搞战术核武器、洲际导弹,不仅是为了吓唬人,更是想真正具备“能打能防”的实战能力,这种升级,可不只是针对美韩,说不定会搅动整个东北亚的平衡。 朝鲜为什么死抱着核武器不放?根源还是“不安全感”,想想朝鲜战争的后遗症、冷战后的孤立局面,再加上利比亚弃核后政权垮台的例子,换做是哪个小国,可能都会拼命给自己找条后路。 但问题在于,这种“以核谋安”的逻辑,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你越秀肌肉,邻居越害怕,邻居越害怕,就越拉帮结派搞防务,比如美韩军演升级、日本甚至开始讨论“核共享”,结果呢?大家反而更紧张了。 金正恩的强硬发言,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东北亚的“安全困境”,一方的自卫,在另一方眼里就是挑衅,如果朝鲜继续往核武实战化方向走,搞不好会点燃地区军备竞赛,连全球核不扩散体系都可能被撕开个口子。 虽然金正恩话说得狠,但细品一下,他也没完全把对话的路堵死,那句“以实力对实力”,其实留了点余地,这种一边亮拳头、一边看反应的做法,很符合朝鲜这些年“软硬交替”的外交风格,时而炮火威胁,时而笑脸迎人。 但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大国竞争越来越激烈,朝鲜问题早就被卷进了中美博弈的漩涡,美国这几年对朝鲜有点“冷处理”,更愿意拉着盟友一起施压,而不是单独谈,所以金正恩这次发言,除了对外示强,可能也是做给国内看,凝聚人心。 朝鲜核问题难就难在,它既是军事问题,更是政治信任问题,短期内,大家最需要的是避免误判,别擦枪走火,长期来看,还是得一点点重建信任,比如,能不能用“冻结核试验”换点制裁放宽?或者先从人道主义合作入手,慢慢积累对话的底气? 另外要注意的是,朝鲜这几年在经济自立和技术突破上(比如卫星发射)进步不小,这意味着它对抗压力的能力在变强,国际社会如果只会一味制裁,可能只会把朝鲜越推越远,说不定换个思路,把朝鲜拉进区域经济合作里,用发展换安全,反而能打开新局面。 朝鲜核问题像个复杂的谜题,看起来是安全问题,背后其实是信任危机,从朝鲜的角度看,拥核是弱国的无奈之举,但从全球角度看,它又冲击了核不扩散的规则,这种矛盾恰恰说明,光靠骂或者吓唬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其实朝鲜的很多强硬表态,有点像“舞台表演”,用夸张的动作吸引注意力,为后续谈判铺路,所以咱们听金正恩讲话时,别光顾着生气,也得想想话里有没有藏着谈判的信号,比如这次,他没彻底拒绝对话,说不定就是留着后手。 另外,国际社会有时太把朝鲜问题“安全化”了,动不动就制裁围堵,反而让它更孤立,也许可以试试“合作减威胁”的思路,比如帮朝鲜搞民用核能,换它接受核查,或者用经济合作换安全让步,毕竟,只有让朝鲜觉得“有路可走”,它才可能愿意放下核武器。 说到底,半岛安全不是谁赢谁输的问题,而是怎么一起活下去的问题,在大国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朝鲜问题要想破局,可能得跳出“你死我活”的旧剧本,找一条共同安全的出路。 金正恩的这次发言,看似强硬,实则藏着不少潜台词,半岛的棋局还在下,咱们既得保持警惕,也得保持耐心,毕竟,真正的安全,从来不是靠原子弹堆出来的。
为什么说要提防朝鲜这个国家,看看金正恩的这个举动就知道了! 朝鲜搞核武器,本
物规硬核
2025-09-25 16:42:1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