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舰在武汉被击沉,为何福州建有中山舰抗日将士纪念碑? 中山舰原名永丰舰,是福州人萨镇冰为了重振中国海军从日本订购的一艘军舰。中山舰从1913年1月入役到1938年10月24日被击沉,该舰始终保持90%以上为福州人。林霆亮、魏子浩、毛仲芳、萨师俊等福州人先后担任过中山舰舰长。他们先后参与了,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孙中山广州蒙难、中山舰事件、武汉会战等重大历史事件。可以说,中山舰与福州有着很深的渊源。 1938年6月15日侵华日军出动35万人开始攻打武汉,中国军队先后投入约100万人,苏联还派出2000名飞行员支援中方。中山舰也参加了这场武汉保卫战。到了10月中旬,为了加强江岸炮台的防御,中山舰2/3士兵和一半的机枪炮,被调往江岸炮台。此时中山舰实力减少了一半还不止,全舰只剩下47名官兵,其中2名浙江人,45名福州人。 10月下旬中山舰,又接到作战命令,前往金口布防。23日,从马尾海校毕业的8名学生,被安排中山舰上实习。此时中山舰上包括舰长和负责煮饭的士兵共55人,1名湖南人,4名浙江人,其余50名全部为福建福州人。 第2天正在武汉金口布防的中山舰突遇日机来袭。萨师俊一方面命人将情况汇报给海军部,一方面开始部署作战。他们从上午一直打到下午,先后击退敌机数10次进攻,每一次击退敌机的进攻,中山舰都有机会转移,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继续坚守阵地。到了下午3点左右,又有6架日机来袭,在这一轮的轰炸中,舰长萨师俊双腿都被炸断,仍然不肯离舰,并命令副舰长吕叔奋为代理舰长,继续指挥全舰官兵作战,这位吕叔奋也是福州人,他成为中山舰唯一一位代理舰长。 最终击落三架日机,中山舰也被日机击沉,全舰55名官兵,只有18人落水后侥幸生还,25人牺牲,12人至今下落不明。这25名阵亡的将士当中,有20名为福州人。15名是马尾海校毕业。其中陈有中、陈有富、陈有利他们是兄弟,黄孝春与黄珠官他俩是叔侄关系。 1986年5月中山舰幸存者福州籍抗日老兵邱奕殿,向有关部门提供了中山舰被击沉的具体位置,于是开展打捞工作。1997年1月28日,中山舰被打捞出水,重见天日。1999年11月,在武汉市政府的主持下,对打捞上来的中山舰开始修复。2001年7月31日,中山舰修复完工。 在这期间,福州方面也开始建造中山舰福州籍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2003年11月12日,福建省与福州市两级人民政府在福州三山陵园为中山舰福州籍阵亡将士之碑举行了揭碑仪式。中山舰幸存者87岁的抗战老兵邱奕殿,也参加了揭碑仪式。 这里再简单介绍一下邱奕殿,邱奕殿1917年出生,福建福州人,曾在应瑞舰服役,参加过江阴海战,1937年10月23日应瑞舰负责运送海军士兵参加南京保卫战,在安徽采石矶卸炮时被日本飞机炸沉。邱奕殿落水后,他水性好,才得以死里逃生。经过一番周折,转到中山舰继续服役。 在参加完,中山舰福州籍阵亡将士揭碑仪式一个月后,2003年12月21日晚8时邱奕殿老英雄在福州去世,按照老英雄的遗愿,将他的骨灰安放在福州籍中山舰抗日阵亡将士之墓,与阵亡的林逸资、林寿祺、陈永孝等中山舰将士相伴。
中山舰在武汉被击沉,为何福州建有中山舰抗日将士纪念碑? 中山舰原名永丰舰,
我是胡建人
2025-09-25 16:44:40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