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选举登记已经结束,在投票数超过14万的网络调查中,候选人郑丽文以59%

纸上点将 2025-09-25 20:40:29

国民党主席选举登记已经结束,在投票数超过14万的网络调查中,候选人郑丽文以59%支持率暂居第一,遥遥领先第二名的18%。另一份媒体披露的蓝营内部党员民调显示,郑丽文以22.2%的支持度暂居首位。 国民党主席选举进入白热化阶段,这次改选定于10月18日投票,预计党员参与人数超过20万。9月15日至19日领表登记期内,六位候选人完成手续,包括前台北市长郝龙斌、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前立委郑丽文、台北市议员罗智强等人。这次选举不只关乎人事轮替,更牵动明年地方选举和2028年总统大选的战略布局。 蓝营面对民进党在立法院的多数优势,党内急需一位能整合资源、推动议题的主席来稳固阵地。登记结束后,媒体报道频现,候选人们走访地方,党内电话铃声不断,协调活动安排。北部社区中心,党员围坐茶桌翻看简历;南部小组会议,成员在白板列举支持理由。整个蓝营上下忙碌,准备辩论和拉票高峰。这反映出党员对当前政治形势的紧迫感,他们希望新主席能打破僵局,注入活力。 郑丽文在基层党员中迅速崛起,形成一股明显旋风。一项中天电视台YouTube网络调查,投票超过14万张,她以59%支持率暂居首位,远超第二名18%。另一份蓝营内部党员民调显示,她以22.2%支持度领先郝龙斌的20.5%,另有26.8%受访者尚未决定。学者分析,这股旋风源于基层政治焦虑,他们厌倦老面孔的循环,转而青睐有实招的候选人。东吴大学政治系助理教授张元祥指出,郑丽文的新鲜感、论述力和煽动力,打破了许多党公职的预期。 北部一位国民党区域民代在退伍军人活动中观察到,她的口才便捷,批驳行政当局的独断作风,赢得百余位老兵的热烈回应。这种互动超出预期,让党内开始评估“郑主席”的可能性。中国文化大学广告系教授钮则勋补充,郑丽文获得军系黄复兴党部的背书,她强调眷村子弟身份,吸引原本分散的深蓝票源。过去选举中,张亚中初期民调领先,却以32.6%落败给朱立伦的45.8%,党员理性回流稳健选项。这次,郑丽文的旋风是否持久,成为胜负关键。 军系支持是郑丽文旋风的核心动力。9月10日,政战学校23期同学会,前黄复兴党部主委季麟连公开赞扬她为“复兴女侠”,全场老将鼓掌。陆军官校校友总会9月1日决议挺她,高雄海军陆战队退伍队员总会13日活动,她南下出席,强调眷村共通经历,获数百人响应。 9月13日,39位退将连署支持郝龙斌,形成掣肘,但郑丽文军系票源从20%攀升至40%。这些活动串联基层网络,她从北部到南部穿梭,行程满档。桃园退伍会馆演讲,百余人席地聆听,她列出党内改革步骤,如加强军系与青年桥梁。基层党员在社区论坛讨论,打印演讲摘要分发,通过LINE群组分享视频。旋风扩展到网络,脸书群组上传活动照片,评论点赞涌入。 高雄活动后,老兵挥旗响应。这种活力让党内评估她的潜力上升。张元祥强调,基层焦虑推动旋风,他们需要针对对手弱点的领导者。钮则勋列数据,军系热烈响应不同寻常,如陆军官校集体决议。整个过程如链条连接,党部收到连署信件堆积,工作人员分类归档。这股力量根植蓝营深层需求,等待选举检验。 中壮派接班诉求是另一层旋风成因。郑丽文和罗智强同属中壮世代,两人政策重合,如两岸路径和党内团结。钮则勋指出,若联手,一人主席一人副主席,可锁定中壮接班路径,虽然机会低,但默契可能存在。9月20日首场辩论在中天新闻演播厅,三位候选人张亚中、罗智强、郑丽文交锋,聚焦蓝白合与两岸关系。辩论分成六个阶段,四大话题,她逐条回应改革质疑,提出具体路径,获观众鼓掌。罗智强挥手强调主张,两人交换目光,台下观察员议论默契。 张亚中语速快,偶尔停顿整理思路。结束后,网络投票升至66%,她走出台与罗智强握手。赵少康临阵退选,支持郝龙斌,形成对决,但郑丽文支持率68%碾压。卢秀燕表态不参选,战局混沌,郝龙斌动作频频,在军系和地方派系争取,相互掣肘。傅崐萁不排除参选,喊“大家来谈”,但民调中郑丽文稳居前列。这反映蓝营对世代交替的期待,中壮派能注入新血,对抗民进党。收起

0 阅读:606

猜你喜欢

纸上点将

纸上点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