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集体倒戈!”法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十余国集体宣布,将在第80届联合

纸上点将 2025-09-25 20:40:29

“西方集体倒戈!”法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十余国集体宣布,将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期间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一场席卷全球的“承认潮”正在上演。 这波西方国家集体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操作,看似是突然掀起的 “外交旋风”,实则是国际政治棋盘上各方力量长期角力的结果。 巴以冲突由来已久,自1948年以来,多次爆发大规模对抗,导致大量平民伤亡。加沙地带封锁和约旦河西岸定居点扩张成为核心争议。2024年,以色列批准多项新建定居点计划,联合国人权机构报告显示,这些行动拆毁上千栋巴勒斯坦房屋,造成数千人流离失所。 联合国安理会多次讨论此事,但执行障碍重重。欧洲国家面临国内压力,民调显示法国超过60%民众支持承认巴勒斯坦,英国和加拿大比例也接近50%。阿拉伯裔移民社区增长,推动议会辩论,这些声音源于社交媒体上加沙冲突的持续报道。能源危机进一步放大影响,俄乌冲突后欧盟天然气进口转向中东,沙特对欧石油出口量2023至2024年增长一倍以上。 澳大利亚矿产和加拿大粮食出口依赖中东市场,这种经济牵绊让政界难以忽视现实。2023年沙特与伊朗在北京和解,区域合作加强,中国调解作用凸显,中东国家探索独立路径,美国影响力相对减弱。截至2025年3月,147国承认巴勒斯坦,占联合国会员国76%以上,这一数字已成为转折点。 这些西方国家的决定并非一夜之间形成,而是多重因素积累的结果。法国政府在2025年7月宣布计划,强调承认有助于两国方案实施。英国首相斯塔默表示,条件是如果以色列未在9月前推进和平进程,将正式行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类似,视之为推动谈判的杠杆。比利时、马耳他等国也加入行列,总计十余国协调一致。 联合国大会档案显示,承认国已超三分之二门槛,这让剩余国家审视立场。过去,这些国家跟随美国拒绝承认,部分源于冷战遗留和安全考量,但如今美国在中东影响力衰退,沙特敢于独立决策,欧洲能源安全优先。国内左翼政党推动,街头抗议增多,选战前夕忽略民意等于自找麻烦。以色列定居点扩张违反国际法,联合国秘书长多次谴责,西方国家嘴上附和却行动滞后,如今承认成为平衡之举。实用主义主导,一切围绕利益:稳定中东确保能源通道,贸易顺畅避免经济损失。 承认潮的深层动因在于全球格局调整。2024年5月,联合国大会决议承认巴勒斯坦符合会员资格,但安理会受阻。今年7月,法国与沙特发起多边会议,呼吁结束加沙战争,建立巴勒斯坦国,15国签署声明,包括新西兰等。欧洲企业游说活跃,法国建筑公司在中东项目中获招标机会,英国金融机构处理石油结算增多。加拿大小麦出口中东占比15%,澳大利亚矿业合同价值数十亿澳元。 这些经济链条让承认成为必然选择。美国虽反对,但无力阻拦,国务卿回应称关注进程,坚持谈判路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批评此举破坏和平,但定居点政策持续引发国际反弹。联合国2024年7月国际法院意见指出,占领墙需拆除,这为西方转向提供法理依据。承认不是良心觉醒,而是算计得失:国内选票稳固,中东市场打开,风险低于得罪旧盟。 这一转变对中东局势的影响逐步显现。承认后,巴勒斯坦机构外交空间扩大,获更多联合国席位。贸易通道稳固,沙特石油管道扩展,欧盟冬季供暖成本降低。西方政界受益,法国总统在选举中获阿拉伯裔支持,英国社区走访增多。加拿大农场主出口顺畅,澳大利亚矿产公路运输无阻。 以色列面临更大压力,安理会决议要求拆除违规建筑,但执行仍需谈判。两国方案基于1967年边界,旨在稳定区域,避免天天冲突影响全球能源。国际政治中,朋友短暂,利益永恒,这些国家举手投票,换来实惠。承认潮延续,更多国家可能跟进,联合国大会成为里程碑。

0 阅读:39
纸上点将

纸上点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