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9月23日晚的联大讲话中再次谈到俄罗斯:“如果俄罗斯不准备达成协议结束战

史鉴奇谈 2025-09-26 09:00:08

特朗普在9月23日晚的联大讲话中再次谈到俄罗斯:“如果俄罗斯不准备达成协议结束战争,那么美国已做好充分准备实施一轮强硬的关税.....但要使这些关税有效,欧洲国家必须加入我们,采取完全相同的措施......他们必须立即停止从俄罗斯购买所有能源。”   这话听着够硬气,可稍微懂点行的人都知道,这简直是给欧洲出了道死题。   大家都记得,俄乌冲突刚爆发时,美欧就喊过对俄能源制裁的口号。这几年制裁层层加码,可效果根本没像美国说的那样“致命”。   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摆在那儿,2023年欧洲从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进口量确实降了,占比跌到了10%左右,可欧盟国家当年还是买了约1350万吨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跟2022年几乎没差。   西班牙、比利时、法国这几个国家更是榜上有名,西班牙一家就买了470万吨。他们嘴上喊着脱钩,身体却很诚实。   欧洲不是不想停,是真停不下来。德国的化工企业吃了几十年俄罗斯廉价天然气的红利,巴斯夫这样的巨头以前靠这原材料赚得盆满钵满,现在断了供,税前利润直接从69亿欧元砍到38亿欧元。   德国财政部长都坦言,国家竞争力下来了,经济没增长,老百姓也跟着变穷了。这种滋味,欧洲尝过一次就怕了。   更讽刺的是,制裁这把刀没伤到俄罗斯,反而先割了欧洲自己。欧盟统计局算过一笔账,自2022年2月起,光是拒绝俄罗斯天然气就多花了1850亿欧元。   美国倒是成了最大赢家,光这一项就赚了530亿欧元。现在特朗普又要欧洲停购所有俄能源,欧洲怎么可能甘心再当冤大头。   而且所谓的“全面禁购”本身就是个伪命题。这几年美西方的制裁全是漏洞,各种规避手段早就玩得溜熟。   英国嘴上说2023年没直接从俄罗斯进口化石燃料,可实际上,用俄油精炼的燃料借着“原产地规则”的空子,照样往英国运。原油在第三国加工一下,就换了个“身份”,成了合法进口货。   欧盟更聪明,27个国家里有20个都通过印度买俄油。印度从俄罗斯大量囤油,加工后再高价卖给欧洲,中间商赚得盆满钵满。   就连美国自己都没彻底跟俄油切割。2023年10月和11月,美国就两次进口了俄油。美国能源信息署还辩解,说是制裁前运到巴哈马混合过的,不算违规。   《华盛顿邮报》更曝光过,为美军供货的希腊炼油厂,靠着绕道土耳其转运、多次易手的方式,把俄罗斯石油的印记擦掉,最后照样送进了美军供应链。   这些猫腻欧洲门儿清,特朗普心里未必不清楚。他现在强推欧洲禁购俄能源,说白了就是想让欧洲彻底绑在美国的战车上。   欧洲要是真停了所有俄能源,只能转头买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可美国前不久还突然收紧液化天然气出口,把欧洲架在火上烤。   这种“美国优先”的套路,欧洲早就领教够了。匈牙利直接明着不从,还在通过“土耳其溪”管道买俄气;奥地利更机灵,把俄气转手卖给其他欧盟国家,20年来首次实现能源出口大于消耗。   他们心里都有本账,跟着美国硬扛,受伤的只会是自己的经济。德国的农民因为燃料补贴取消闹罢工,化工企业纷纷把厂子迁到美国,这些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俄罗斯那边更淡定。美西方搞的原油价格上限早就名存实亡,俄油实际售价一直高于上限,照样赚得盆满钵满。   美国自己的油田服务提供商斯伦贝谢,还在悄悄给俄罗斯送设备,5500多件设备价值超2亿美元。这种表里不一的制裁,俄罗斯根本没在怕。   特朗普想靠关税和能源禁运逼俄罗斯让步,本身就是一厢情愿。他没算到欧洲的抵触情绪,也没看清制裁背后的各种漏洞。   欧洲国家嘴上可能会应和几句,但真要动真格停止所有俄能源进口,大概率还是阳奉阴违。毕竟没人愿意拿着自己的经济命脉去赌。   这场景其实挺魔幻的。美国自己都在变相买俄油,却逼着盟友彻底切割。欧洲一边喊着制裁,一边靠着各种门道续上俄能源,谁也不想当第一个吃亏的。   特朗普的联大讲话更像一场表演,对内展示强硬,对外施压盟友。可现实的账本摆得清清楚楚,欧洲不会轻易跳进这个坑,俄罗斯也有足够的底气扛着。   这场看似强硬的表态,最后大概率还是雷声大雨点小。毕竟真要落实“停止所有能源购买”,先疼的不是俄罗斯,而是早就被能源价格折腾得够呛的欧洲经济。   官方信源:新华网. 西方对俄罗斯能源制裁到底坑了谁?

0 阅读:3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