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过渡总统沙拉,在纽约出席第80届联合国大会!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是近60年来首位出席联合国大会的叙利亚国家元首。在美期间,沙拉还会见了叙利亚在美侨胞! 过去几十年里,叙利亚在联合国基本是 “被边缘化” 的存在,国家元首更是连联大的门都没踏进来过。现在沙拉稳稳站在这,本身就是件炸热搜的事。 说起叙利亚在联合国的过往,简直像一部被遗忘的默片。联大每年9月的总辩论,各国元首、政府首脑轮番登场,叙利亚的席位却常常空着,或者只坐着一位临时代办。 发言时间被挤在边缘时段,台下听众稀稀拉拉,有时连摄像机都懒得对准。西方国家的长期孤立,让叙利亚在国际事务中的声音越来越微弱,提案石沉大海,呼吁无人问津,甚至连最基本的参会权利,都成了奢望。 有老外交官回忆,上世纪80年代后,叙利亚最高领导人几乎再没踏进过联大会场,这个国家仿佛被一张无形的网罩住,在国际舞台的角落里独自沉默。 沙拉这次走进联大,每一步都带着打破常规的意味。没有前呼后拥的随行,没有慷慨激昂的演说,他只是作为叙利亚的国家元首,安静地坐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但就是这个简单的动作,却让整个会场的氛围有了微妙的变化。 有记者注意到,当沙拉走上发言台时,台下不少代表抬起了头,有的甚至轻轻鼓掌——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场景。虽然他的发言内容聚焦于叙利亚国内过渡进程和人道主义援助,没有尖锐的指责,也没有过激的言辞,但每一个字都像是在宣告:叙利亚,回来了。 在美期间,沙拉还做了一件让许多叙利亚人动容的事——会见在美侨胞。这些侨胞中,有的因为内战背井离乡,有的已经在美国生活了几十年,早已习惯了异国他乡的节奏。会面现场没有华丽的布置,只有几张长桌和几杯清茶,却挤满了从各地赶来的叙利亚人。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握着沙拉的手,声音颤抖地说:“我离开叙利亚时还是个青年,如今孙子都长大了,这辈子从没想过能见到祖国的国家元首。”沙拉没有太多客套话,只是挨个询问他们的生活近况,听他们讲对家乡的思念,讲对叙利亚未来的期盼。 有侨胞提到家乡被毁的学校,沙拉沉默片刻,说:“重建需要时间,但只要我们团结,就总有希望。”这句话让在场不少人红了眼眶。 其实,沙拉的这次纽约之行,并非没有阻力。出发前,西方一些媒体就质疑其“过渡总统”的身份合法性,甚至有声音呼吁联合国拒绝其参会。 但叙利亚外交部明确回应,沙拉是叙利亚人民的合法代表,出席联大是叙利亚作为联合国会员国的正当权利。 这种质疑与回应的拉扯,恰恰暴露出叙利亚在国际社会中依然面临的复杂处境——一边是渴望回归主流世界的努力,一边是部分国家的刻意阻挠。就像一位中东问题专家说的:“沙拉能坐在联大会场,本身就是一个突破,但要让叙利亚真正摆脱‘边缘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被遗忘的角落到聚光灯下的短暂亮相,沙拉的这次联大之行,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叙利亚几十年的沧桑变化,也照出了国际政治的波谲云诡。 会场里的掌声、侨胞的眼泪、媒体的质疑,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这个国家的不易。或许,一次联大发言并不能立刻改变叙利亚的命运,但至少,它让世界再次听到了叙利亚的声音。 未来叙利亚会走向何方?这次亮相会成为转折点吗?每个人心里或许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一个国家的人民不再沉默,当他们的代表重新站在国际舞台上,希望就永远不会熄灭。你怎么看沙拉的这次联大之行?这对叙利亚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叙利亚过渡总统沙拉,在纽约出席第80届联合国大会!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是近6
士气沉沉
2025-09-26 09:48:2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