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命脉并不在俄罗斯,俄罗斯的死穴只有一个,就是中国,一旦中国稳固,俄罗斯的实力就难以被彻底击败。俄乌冲突打了几年,西方想用制裁把俄罗斯经济掐死,可俄罗斯硬是没倒。油气照卖,财政没崩,超市里货架满满,生活没啥大变化。这全靠中国在背后撑腰。 之前俄乌开战,西方扔出5000多项制裁,连苏联都扛不住的招数,这次却失灵了。 俄罗斯不仅没垮,反而越打越有底气。 不是普京多厉害,而是他们捏住了一张“东方底牌”中国。 西方最开始想卡死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毕竟油气收入占俄财政的半壁江山。可他们没算到,中国早成了俄罗斯能源的 “稳定器”。 2024 年 12 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年输气能力直接拉到 380 亿立方米的最高水平,这条从西伯利亚延伸到上海的管道,光是之前北段运行五年就送了 800 亿立方米天然气,惠及 4.5 亿中国人。 石油贸易更不含糊,2024 年俄罗斯向中国出口额稳定在 1293 亿美元,油气合计占比超过六成,完全补上了欧洲市场流失的缺口。北极液化天然气项目里,中国造的极地钻机、模块化建造技术和融资支持,让西方想阻断俄能源出口的算盘彻底落空。 金融制裁本想让俄罗斯变成 “经济孤岛”,结果人民币成了破局的关键。现在俄罗斯进出口贸易里,99.6% 都用人民币结算,成了全球第一个全用人民币做贸易的国家。 之前被踢出 SWIFT 系统时,俄罗斯银行急得团团转,中国的 CIPS 系统立马接上,跨境结算三天就能到账,2024 年中俄贸易额还涨了 1.9%,突破 2448 亿美元的新纪录。 西方冻结俄外汇储备后,中国金融机构又提供了稳定的融资渠道,让俄企业不用再担心资金链断裂,这种金融 “输血” 比单纯给钱管用多了。 俄罗斯超市里的商品能保持充足,中国制造业功不可没。西方企业撤离后,中国汽车迅速填补了市场空白,2024 年 11 个中国品牌冲进俄乘用车销量前 15,哈弗卖了 19 万辆,市场份额 12%,比上年涨了 71%。 电动汽车更是成了新亮点,极氪一年卖了 7623 辆,占俄电动车市场 43% 的份额,连当地专家都承认中国车的质量和智能系统超过欧洲品牌。除了汽车,家电、电子设备这些民生用品也大多来自中国,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让商品能及时补货到货架,没给西方制裁留缝隙。 经济数据最能说明问题。西方预测俄 GDP 会暴跌,可 2023 年俄经济反而增长 3.6%,2024 年增速还提到了 3.9%。财政收入没崩,很大程度靠油气出口的稳定收益,而这背后是中国持续增长的能源需求在托底。 中俄贸易结构也在优化,不再只靠能源,汽车、机电、农业这些领域的合作越来越深,服务贸易和跨境电商成了新增长点,这种多元化合作让俄经济抗风险能力强了不少。 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更让合作有了底气。2024 年底黑河到俄罗斯卡尼库尔干的公路口岸开通了旅客运输,加上早就运行的油气管道、铁路货运,形成了立体的跨境通道。 中国企业参与的物流运输网络,让俄罗斯的矿产、农产品能快速运到中国,中国的工业产品也能顺畅进入俄市场,这种 “双向奔赴” 的合作模式,比单纯的商品买卖牢固得多。 普京说中国是俄罗斯 “长期且重要的经贸伙伴”,这话一点不假。从 2023 年到 2024 年,中国连续 14 年保持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在西方全面围堵的情况下,这种合作不是简单的 “撑腰”,更像是搭建了一个抗风险的经济共同体。 俄罗斯没被制裁打垮,表面看是油气卖得好、货架没断供,根子上是中国这个 “稳定器” 发挥了作用,这也印证了 “俄罗斯的死穴在中国” 的说法,不是弱点,而是最可靠的支撑。 地球没有谁能单打独斗。保护好自己,善待人民,才是最实际的责任。而俄罗斯的命运,已经成为我们共同的关注点。未来要走多远,靠的也不仅仅是国家的意志,更是斗志和实力。 信源:搜狐网——俄罗斯的命脉并不在俄罗斯,俄罗斯的死穴只有一个,就是中国
俄罗斯的命脉并不在俄罗斯,俄罗斯的死穴只有一个,就是中国,一旦中国稳固,俄罗斯的
烟雨评社
2025-09-26 10:42:56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