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市场风起云涌,美国国债堆积如山,这次,中国压根就不会去救美国,而美国自己整出来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去承担吧,中国没有义务帮他们擦屁股。 2025年,美国一出手,全球禁用华为的昇腾芯片,把人工智能的天都要压下来。还搞一份芯片法案,要求别人十年内别在华片子扩大先进制程,赤裸裸的技术封锁,现在美国捅了窟窿,又想起来让中国帮忙。 先看看美国现在的窟窿有多大。2025 年 8 月,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突破 37 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人要背 11 万美元的债,比 2008 年金融危机时翻了三倍还多。 更要命的是债务利息,2024 财年光付利息就花了 6590 亿美元,比军费还多 500 亿,而且每天都在以 25 亿美元的速度往上涨。 美联储为了稳住经济,去年连续三次加息,结果把国债收益率推到了 5.5% 的高位,不少持有美国国债的国家都在悄悄减持,日本、英国上半年就抛了近 2000 亿美元,美国自己都在发愁谁来接盘。 有人翻旧账说 “中国当年帮过美国”,这话倒是没说错。2008 年次贷危机时,美国金融体系快崩盘,中国不仅没减持国债,反而增持了 4500 亿美元,还通过购买房利美、房地美债券,帮美国稳住了房贷市场。 当时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一度冲到 1.3 万亿美元,占外资持有量的 23%,相当于帮美国扛了近四分之一的外部债务压力。 可美国危机过后不仅没感谢,反而转头就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加征关税、搞技术封锁,连中国企业正常的海外投资都处处设卡,这种 “用完就忘” 的做法,现在再提让中国帮忙,谁能咽得下这口气。 更关键的是,中国现在的首要任务是自家经济。2025 年上半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 5.2%,但房地产调整、地方债务化解还在推进,需要把更多资源放在民生改善和产业升级上。 手里的外汇储备是用来保障进口、稳定汇率的 “压舱石”,2025 年 7 月末外汇储备规模 3.2 万亿美元,看着不少,可要覆盖近 2 万亿美元的进口额、支撑企业跨境投资,根本不能随便拿来填美国的窟窿。 而且中国这些年一直在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减持美国国债就是调整的一部分,2025 年 6 月持有量降到 8500 亿美元,比峰值时少了 4500 亿,这种分散风险的操作,本身就是对本国经济负责。 美国自己也不是没能力解决问题,只是不愿付出代价。美国 GDP 总量 28 万亿美元,要是真想还债,完全可以通过缩减军费、提高富人税来筹集资金,2024 年美国军费高达 8860 亿美元,占全球军费的 39%,要是砍个 20% 就能省下 1700 多亿。 最富有的 1% 人群掌握着 40% 的财富,却享受着比中产更低的税率,只要稍微调整税收政策,每年就能多收几千亿。可美国宁愿让债务滚雪球,也不愿动既得利益集团的蛋糕,还想着靠印钞票、让其他国家接盘来转嫁危机,这种 “懒汉做法”,凭什么要中国来买单。 从全球金融格局看,中国也没必要再当 “救世主”。这些年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2024 年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升到 7.8%,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占比超过 25%,越来越多国家开始用本币结算,不再单一依赖美元。 美国国债的吸引力早就不如从前,2025 年上半年全球央行减持美国国债规模达 6800 亿美元,连美国的传统盟友都在撤资,中国没理由逆着趋势去接这个 “烫手山芋”。 当年中国帮美国,是出于维护全球金融稳定的考量,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美国把中国当成战略竞争对手,在科技、贸易、地缘政治上处处打压,却指望中国在经济上 “雪中送炭”,这种双重标准根本站不住脚。 中国的钱是老百姓和企业辛辛苦苦赚来的,每一分都要用在刀刃上,没义务为美国的挥霍买单。美国自己整出来的债务危机,终究得靠自己想办法解决,别再指望别人来擦屁股了。 日子还得过,管好自己的钱袋子比啥都强。华尔街的慌乱,说不定就是你我明天的信号。美国这艘大船要是真翻了,中国就站岸上看戏,谁也别指望它再下水。 当年的帮忙是情分,现在不帮是本分。中国有自己的发展节奏和利益考量,不会因为美国的困境就打乱自己的规划。美国要是真有诚意解决问题,先从改变转嫁危机的思维开始,而不是总想着依赖别人,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自食其果才是最公平的结局。
美国打压成功?中国GDP降至美国的59%?全球老二的崛起被打断?2024年中国G
【31评论】【4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