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没人会想到,泽连斯基这次跑去联合国,不是去哭诉,也不是继续喊“支援我们”,他直接宣布:我们乌克兰要开始出口武器了。 (信息来源:中华网军事——泽连斯基:乌克兰决定开放武器出口 西方援助不足逼出新战略) 9 月 19 日,泽连斯基的 Telegram 账号更新了,他平静却坚定地宣布启动受控武器出口计划。 五天后,第 80 届联合国大会的聚光灯下,这番话语得到正式确认,犹如一颗惊雷炸响在国际舞台——这个三年来靠西方军援支撑战局的国家,正从 “受援者” 转身为 “卖家”。 而它亮出的名片,是在黑海战场击沉 15 艘俄舰的 Magura V5 海上自杀式无人机。 这份底气绝非凭空而来,谁能想到,曾被俄军炸毁发动机厂、坦克厂等苏联遗产的乌克兰,竟能在废墟上重建起欧洲第一的无人机产业。 开战初期,乌军趁着俄军基辅攻势失利的窗口期,将核心设备紧急转移至乌西,再引入西方技术搭建生产线,让沉寂的军工底子重新焕发生机。 明星产品 Magura V5 堪称战场 “性价比之王”:成本仅 27.3 万美元,却能携带 320 公斤炸药奔袭 800 公里,更在克里米亚附近创下全球首例无人机击落 Mi-8 直升机的纪录。 如今800 多家军工企业吸纳 30 万从业者,2024 年装备产值突破 100 亿美元,较战前暴涨 10 倍,即便部分工厂遭遇五次以上空袭,仍能迅速恢复生产,展现出惊人的抗打击能力。 驱动这场转型的,是经济与战略的双重紧逼。 军费需求像座大山,而西方援助已显露疲态—— 欧洲上半年刚砸出 220 亿美元,德、法等国便纷纷喊出 “财政弹药告急”。出售武器成了最现实的破局之道。 战略层面,乌克兰精准瞄准欧洲 “无人机墙” 建设需求,试图用技术输出深化与北约的捆绑,甚至提出用无人机换取 10 套 “爱国者” 系统,为基辅上空撑起更坚固的保护伞。 俄罗斯的怒火最快转化为行动。9 月 24 日,俄国防部战报显示,俄军精准打击了乌克兰军工企业的变电站与生产车间,用炮火回应这场 “武器生意”。欧洲部分国家却难掩期待,德国莱茵金属早已在乌设厂,盼着整合供应链填补无人机短板。 这场硝烟中的贸易,对乌克兰而言,短期能赚得外汇填补赤字,长期或借技术合作融入北约标准体系,但俄军持续的空袭,已让对菲交付蒙上延迟阴影。 对国际安全来说,Magura V5 这类低成本装备的扩散风险令人忧心 —— 顿巴斯堑壕里炼出的 “用硅片耗炮弹” 的战术,若流入动荡地区,可能成为新冲突的导火索。 “实战检验” 的金字招牌让乌克兰异军突起,其 “低成本、高损耗” 路线,正冲击着传统大国的市场份额。但乌菲合作让南海局势添了变数,而俄罗斯可能放宽武器出口反制,北约与俄的军事对峙风险持续升温。
[太阳]没人会想到,泽连斯基这次跑去联合国,不是去哭诉,也不是继续喊“支援我们”
韫晓生
2025-09-26 11:48:23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