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我们时常面临各种挑战和威胁。而有些威胁就像狼来了,敌人不断试探我们的底线,挑战我们的尊严。面对这些挑衅,我们绝不能退缩,要勇敢地开第一枪,让敌人知道我们的厉害。 这话不是空穴来风,看看美国最近的动作就知道。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一边说着要合作,一边派军舰频频在中国周边 “秀肌肉”,侦察机时不时飞越敏感空域,联盟小动作从没停过。 更直白的是对华砍出的 “四板斧”:关税讹诈、投资封锁、产业打压、盟伴胁迫,把经贸问题彻底政治化、工具化。就拿关税来说,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的税率已经达到 145%,个别产品甚至高达 245%,还取消了小额货物的最低免税待遇,摆明了要极限施压。 戴旭早就戳破过这种套路,他说中国总是对全球善意过剩,而武力又稍显不足,这种不平衡恰恰是最致命的。这话点出了关键,国际政治有时就像高强度心理博弈,退让只会换来得寸进尺。 回顾几年前的南海局势,美国军舰频繁非法闯入领海,当时戴旭就建议,再遇到这种情况,出动两条军舰,一条拦住它,一条撞沉它,在自己的领海绝不能让对方横行。这种强硬态度背后,是对霸权逻辑的清醒认知。 但强硬不是喊打喊杀,而是有实力支撑的底气。2025 年的中国军力早已今非昔比,东风系列导弹被外媒称为 “航母杀手”,歼 - 20 隐形战机已成体系部署,山东舰、福建舰航母编队逐步形成远洋战力,这些都不是摆设。 农业、经济领域的韧性更足,美国想靠关税卡脖子,却发现中国对美出口占比已从 2018 年的 19.2% 降到 2024 年的 14.7%,外贸伙伴越来越多元,“西边不亮东边亮”。 美国的挑衅看似来势汹汹,实则自身漏洞不少。他们加征的关税,93% 的成本最终都落到了美国消费者头上,推高了国内通胀。想让制造业回流,结果苹果手机若转移组装环节成本会上升 25%,台积电在美建厂因缺技术人员推迟投产,成本还增加 30%。 更别提胁迫盟伴遏华,安理会开个反对单边霸凌的会议,就有 80 多国参会,霸权那套早就不吃香了。 中国的回应也在不断升级,不再只停留在 “严正抗议” 的循环里。美国搞技术黑名单,我们就推自己的标准体系;派军舰来挑衅,我们就在相关海域举行实弹演习。 之前美国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加征关税,中方立刻针对性反制,对美国大豆、猪肉等农产品加征关税,精准打击其 “选票底仓”,毕竟美国大豆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高达 60%,而我们的进口来源早就多元化了。 戴旭强调的 “军人骨气”,本质上是敢战、能战、善战的意志。国防部发言人多次明确 “中国军队始终做好准备,坚决捍卫国家主权”,这不是空话。 2024 年中国 GDP 突破 134 万亿元,外贸总额达 43 万亿元,强大的国力就是后盾。这种底气让我们能从容说一句: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其实美国最近已经展现出缓和姿态,说要降低对华关税,这正是坚决斗争换来的结果。历史反复证明,绥靖换不来和平,妥协得不到尊重。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强硬回应美国挑衅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只有通过坚决、果断的举措,才能展示中国的实力和决心,保护国家的海洋权益。同时,这也是对国际秩序的贡献,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 戴旭的话之所以引发共鸣,就是因为它说出了一个事实:中国爱好和平,但从不惧怕压力,善意要有棱角,和平要有防护网,这样才能真正让挑衅者停下脚步。
朝鲜的军力如果放到中东,能达到什么水平?直白点说,朝鲜一旦加入中东战局,可能三天
【4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