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中国已经接连数次抛售美债了。最近一次的抛售,更是直接减持了257

烟雨评社 2025-09-26 14:43:06

2025年以来,中国已经接连数次抛售美债了。最近一次的抛售,更是直接减持了257亿美元,相当于1800多亿元的人民币,创了历史新低。 这可不是突然的冲动之举,把时间线拉长看,中国减持美债的趋势已经延续好几年了。早在 2022 年 4 月,持仓就跌破了 1 万亿美元的关口,之后每年都在稳步缩减,2022 年减了 1732 亿美元,2023 年少了 508 亿美元,2024 年又接着减了 573 亿美元。 到了 2025 年,动作变得更果断,虽然 1 月和 2 月有过小幅增持,分别加了 18 亿和 235 亿美元,但从 3 月开始就连续发力,3 月减 189 亿,4 月减 82 亿,5 月减 9 亿,6 月只象征性加了 1 亿,7 月干脆来了个大动作,一下甩出 257 亿,这也是今年第四次减持了。 更值得留意的是国际对比,7 月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里,日本还增持了 38 亿美元,持仓维持在 11514 亿美元,英国更是大手笔加了 413 亿,冲到 8993 亿美元,唯独中国在逆向操作,这种反差让这次减持格外显眼。 而且从 3 月开始,中国就已经从美国第二大债主掉到了第三,被英国超越,这是 2000 年 10 月以来头一回出现这种情况。 背后的原因其实不难理解,美国的财政状况实在让人放心不下。联邦政府债务已经飙到 37 万亿美元,每年光付利息就超过 1 万亿美元,特朗普政府搞的 “对外加税、对内减税” 组合拳,再加上扩大支出的政策,等于是给债务火堆添柴,未来 10 年负债还得额外增加 2 万亿美元。 更关键的是,美元信用还在受损,连穆迪都在 2025 年 5 月把美国主权评级从最高的 Aaa 降到了 Aa1,这让美债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持有成本的上升也是重要因素,2025 年 3 月到 5 月,10 年期美债收益率从 3.2% 涨到 4.5%,30 年期更是快逼近 5%,手里的债券价值跟着缩水,继续拿着不划算。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就点出,特朗普政策和美联储独立性受质疑,都是美元信用下滑的关键,减持美债就是规避风险的必然选择。 减持出来的资金并没有闲着,中国央行已经连续 10 个月增持黄金,到 8 月末黄金储备达到 7402 万盎司,这种 “抛美债、买黄金” 的操作,明显是在优化外汇储备结构,降低对单一美元资产的依赖。 而且中国还在缩短美债持仓的久期,3 月时短期国库券的比例升到了 2009 年以来的最高,这种资产更灵活,遇到危机时容易出手。 这波减持的影响很快显现,美国那边明显慌了。特朗普公开说担心国家 “暂时停摆”,毕竟 9 月 30 日就是财政拨款的最后期限,国会还在吵预算,政府关门风险不小。 就在 7 月减持数据公布后没几天,美国两党跨党派代表团就急着访华,这是 2019 年以来众议院首次派团,带队的议员直言 “不该六七年才来一次”,字里行间都是焦虑。 市场反应也很直接,中国作为前三大债主的减持动作,让美债市场供需更紧张,3 月到 5 月的动荡就和中方减持、美联储缩表叠加有关。民生银行的经济学家分析,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恐慌,再加上欧洲长债抛售的波及,让美债尤其是长债成了被抛售的对象,中国的操作只是其中突出的一环。 从 2011 年持仓峰值的 1.3 万亿美元,到如今的 7307 亿,中国用十几年时间完成了对美债持仓的大幅调整。这背后不只是简单的资产优化,更像是对全球金融格局变化的回应,在 “去美元化” 和多极化的趋势里,这种调整或许只是个开始。 未来,美债持仓的 “稳步减持” 与人民币汇率的 “双向弹性”,或将继续成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博弈的重要工具,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朝着更加多元平衡的方向发展。 信源:1.最新披露:中国大规模减持美债,一个月抛了超1800亿元!央行已连续10个月买入黄金,可对冲美元风险|扬子晚报 2.中国大规模减持美债,一个月抛了超1800亿元!央行已连续十个月买入黄金|第一财经 3.中方连抛3820亿美债,准备动真格,巴菲特清空中企股票,信号特殊|新京报

0 阅读:6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