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总理宣布了! 9月24日,在为难中国十一天后,波兰总理图斯克总算宣布收手,可他回头一看发现中欧班列早已起动了。 9 月 12日波兰海关突然以 “安全核查” 为由,对途径马拉舍维奇枢纽的中欧班列实施额外检查,涉及的班列多为往返中国与西欧国家的货运列车。 这些班列原本只需在马拉舍维奇完成常规通关手续,最快 6 小时就能继续通行,新规实施后,检查时间延长至 48 小时以上,部分班列甚至被要求卸载部分货物开箱核验。十一天里,共有超过 30 列中欧班列受到影响,涉及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等多种货物,不少货主不得不调整交货周期。 波兰方面当时并未明确说明 “安全核查” 的具体原因,仅表示是 “为了防范潜在风险”。但这一举措很快引发连锁反应。中国与德国、法国等西欧国家的货运企业紧急协商,部分企业开始绕开波兰的马拉舍维奇枢纽,将班列路线调整为经匈牙利扎霍尼、捷克杜布尼察等枢纽过境。 这些备选路线虽然比原路线多绕行约 200 公里,但通关流程更为顺畅,9 月 20 日起,已有首批调整路线的中欧班列从中国重庆、成都等地发车,全程通行时间反而比滞留波兰的班列缩短了 12 小时。 图斯克宣布取消额外检查时,提到 “已完成阶段性安全评估”,但未解释为何选择在此时收手。有波兰当地媒体透露,过去十一天里,波兰物流行业承受了不小压力。 马拉舍维奇枢纽作为中欧班列在欧洲的重要节点,每年能为当地带来超过 2 亿欧元的物流收入,班列通行受阻导致枢纽吞吐量下降 30%,不少仓储企业和运输公司面临订单流失。同时,德国、意大利等西欧国家的企业也多次向波兰政府施压,要求恢复班列正常通行,避免影响产业链供应。 更关键的是,中欧班列的调整速度超出了波兰预期。中国铁路部门联合沿线国家铁路公司,在争议期间快速协调新路线,不仅与匈牙利、捷克等国确认了通关流程,还临时增加了这些枢纽的装卸设备和人员配置。 9 月 22 日,从成都出发的中欧班列经扎霍尼枢纽入境欧洲,全程仅用 14 天就抵达德国杜伊斯堡,比原路线的平均时间还缩短了 1 天。截至图斯克宣布收手时,已有 52 列中欧班列通过新路线完成过境,占同期发车总量的 65%。 波兰政府松口后,马拉舍维奇枢纽开始恢复常规运营,但不少货运企业仍保持谨慎。有中国物流企业负责人表示,短期内会继续保留新路线作为备选,避免再次遭遇突发检查。 而波兰交通部门也透露,将与中国相关方面就中欧班列长期通行机制展开协商,计划在 10 月中旬召开专门会议,明确未来的通关流程和应急方案。 这场持续十一天的插曲,让中欧班列的路线灵活性再次得到验证。从波兰突然实施额外检查,到企业快速调整路线,再到波兰最终收手,整个过程中,中欧班列的 “抗风险能力” 成为关注焦点。如今班列已重新全面运行,但这次事件留下的影响,仍在重塑着中欧货运通道的布局。
波兰总理宣布了! 9月24日,在为难中国十一天后,波兰总理图斯克总算宣布收手,
百日依山尽
2025-09-26 15:29:16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