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飞机在飞往纽约的途中,不敢飞入法国领空,选择绕行希腊和意大

天天纪闻 2025-09-26 19:46:01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飞机在飞往纽约的途中,不敢飞入法国领空,选择绕行希腊和意大利的领空,因为担心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 在这样下去,估计内塔尼亚胡没办法出门了,想去美国都难了。   要是放在以前,他去美国出席联合国大会,专机都是堂堂正正飞越希腊、意大利和法国领空,可这次却不得不绕远约600公里,沿着地中海飞行,短暂经过希腊和意大利后,从西班牙以南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硬是把好好的常规航线改成了“避险专线”。   这事的根源得从去年11月说起,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突然对内塔尼亚胡及以色列前国防部长加兰特发出了逮捕令,指控他们犯有反人类罪和战争罪,具体包括故意针对平民发动袭击,以及故意剥夺加沙平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资。   别看国际刑事法院没有自己的警察部队,可它有124个缔约国,按照《罗马规约》,一旦签发逮捕令,缔约国有法律义务予以执行。   而法国、希腊、意大利这些欧洲国家全都是缔约国,这就意味着只要内塔尼亚胡的专机进入这些国家的领空,理论上就存在被强制降落并逮捕的可能。   有人可能会说,法国不是已经批准以方过境了吗,内塔尼亚胡至于这么草木皆兵?   可国际政治这东西,从来都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随着加沙冲突持续发酵,人道主义危机越来越严重,全世界对以色列的不满情绪不断升温,欧洲国家的态度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西班牙、法国等国已经承认巴勒斯坦国。   谁也不敢保证这些国家会不会因为舆论压力或者国际关系考量,突然改变主意执行逮捕令。   毕竟之前就有过类似的先例,当初国际刑事法院对普京发出逮捕令后,作为缔约国的南非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普京最终都没能成行,内塔尼亚胡显然不想重蹈覆辙。   为了这次绕行,以色列方面可是做足了准备,他们特意缩减了工作人员、媒体记者等随行人员的规模,就是为了减轻专机载重,减少绕行带来的额外油料消耗。   这种看似小题大做的举动,恰恰暴露了以色列内心的焦虑。要知道,内塔尼亚胡一开始对这张逮捕令的态度可是强硬得很,他公开表示这是“有偏见”的决定,严厉谴责并拒绝承认其有效性。   以色列总检察长还称逮捕令“毫无依据”,甚至放话要采取法律措施反击。可嘴上再硬,身体还是很诚实,面对可能存在的逮捕风险,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用绕行领空这种最直接的方式来规避。   更有意思的是,这件事还把西方世界的双重标准暴露得淋漓尽致。当初国际刑事法院对普京发出逮捕令时,美国等西方国家可是上蹿下跳,不断施压南非等缔约国必须执行,可轮到内塔尼亚胡,这些国家的态度就暧昧起来了。   美国直接表态反对国际刑事法院的决定,称其对中东局势没有管辖权,拜登更是发表声明称逮捕令“令人愤慨”,表示会和以色列共同抵御威胁。   欧盟内部也是分歧严重,虽然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说所有欧盟国家必须执行逮捕令,荷兰也放话内塔尼亚胡进入境内就会被逮捕,但希腊、意大利却默许了内塔尼亚胡的专机过境,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哪里还有半分国际规则的严肃性?   而且国际刑事法院自己也处境尴尬,因为对内塔尼亚胡发出逮捕令,不少法官和检察官正被美国制裁,不仅不能去美国,连美元业务都无法使用,为了避免账户被冻结,法院甚至提前给全体员工发放了2025年全年的工资。   这就导致这张逮捕令虽然有法律效力,实际执行力却大打折扣。可即便如此,内塔尼亚胡也不敢赌,毕竟一旦真的在某个缔约国境内被逮捕,对以色列的国际声誉将是毁灭性打击,他自己的政治生涯也会彻底终结。   雪上加霜的是,斯洛文尼亚近期还宣布将内塔尼亚胡列为“不受欢迎的人”,禁止其进入该国,理由正是那张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这无疑释放了一个危险的信号,或许会有更多国家效仿这种做法,到时候内塔尼亚胡的出行范围只会越来越小。   现在的情况就是,内塔尼亚胡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他要维持以色列在国际上的强硬形象,不能表现出对逮捕令的畏惧;另一方面,现实的风险又让他不得不小心翼翼,连领空都不敢轻易踏入。   要是加沙冲突的局势没有好转,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压力持续增大,说不定真的会有更多缔约国选择执行逮捕令,到时候内塔尼亚胡别说去美国了,恐怕连国门都不敢轻易迈出。   毕竟在国际道义面前,再强大的军事力量也无法完全无视规则的约束,而内塔尼亚胡现在的种种举动,不过是在规则的边缘艰难求生罢了。

0 阅读:0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