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兴全开始搞ETF

新浪财经 2025-09-26 22:49:34

很多人已经关注到了,兴全基金,上报了自己第一只ETF——沪深300质量ETF。

第一、ETF是大趋势。

ETF是国际趋势咱就不说了,这个话题太大,国内老牌的ETF公司,华夏华泰柏瑞易方达国泰华安广发华宝等等这些老牌ETF公司也不说了,大家也都知道,这几年很多基金公司也都在陆续布局ETF。

无非有些公司主动或是债券强,这几年ETF也在突飞猛进,有些公司知道自己ETF不能全面布局,也在某几个细分领域进行布局。

不说北京深圳广州,单论上海。

富国基金以前是主动和债券强,ETF跟主动权益与固收比,稍显薄弱,但是现在这几年富国ETF进步很快,富国的港股通互联网ETF,900多亿规模了,港股互联网或是科技类ETF里面全市场老大。

比如永赢基金,都知道永赢基金智选系列,通过量化方式布局行业获得了成功,但是其实永赢基金在ETF领域也有黄金股ETF等等特色。

又比如,海富通,权益类ETF不行,但是人家专注于债券类ETF,好几只债券类ETF,做的规模也不错,也很有特色。

所以兴全报ETF也算是顺应趋势,毕竟自己办公楼浦东嘉里城楼上一层就是老牌指数公司华泰柏瑞基金。

以前浦东嘉里城有兴全、睿远这些公募,包含睿郡这些私募,都是主动权益见长,民间俗称“中国奥马哈”,结果华泰柏瑞搬到嘉里城,也算是让指数基金之风吹拂浦东嘉里城。

第二、兴全本身也有一定指数基金基础。

都知道兴全主动权益见长,但是兴全基金在FOF和指数基金也有相当的口碑,但是要注意,兴全在指数基金方面的口碑,都是指数增强基金。

大家回头看开头的图片,大家会看到兴全申请了好几只指数基金,都是指数增强基金,不是ETF,也不是普通指数基金,就是指增。

兴全的特点就是:一个领域有口碑以后,深度发掘。主动权益是这样,指数增强是这样,FOF也是这样。

第三、有指数基金基础,不代表ETF就好搞。

ETF考验营销和渠道能力,兴全有指数增强管理能力,不代表兴全ETF之路就会一帆风顺。现在想搞ETF的公司多了去了,也不是那样容易的。

而且,现在这个行情,大家也都知道:

1、ETF宽基领域基本上被卡位,基本上格局已经确认。

2、细分行业ETF里面,也很卷,现在风口在板块行情。

大家看看不论是老登的红利,还是中登或是小登的创新药,港股科技互联网,或是芯片人工智能,哪个领域的ETF不是卷的飞起?

兴全报一个沪深300质量ETF,似乎不一定是风口,能不能在竞争激烈的ETF站稳脚跟,也得后续观察。

我个人觉得兴全搞ETF,大而全就别想了,但是先活下去,然后搞小而精,搞出自身特色,应该是兴全ETF的目标。

三、兴全搞ETF,其他没搞的基金公司参与不?

还是那句话,北京广州深圳的基金公司不说了,单说上海。

兴全、交银和中欧是几个上海很重视主动权益基金的基金公司,以至于其他方面这三家做的也不错,但是跟主动权益一比,些许黯淡了。

兴全除了主动权益,指数增强和FOF都不错,都有一定号召力。

现在兴全采购了ETF系统,入局ETF了,那么交银和中欧未来搞不搞ETF?

交银,一个银行系基金,债券自然还可以,主动基金一直比较突出,但是交银基金指数其实我没大看明白,有个中国互联LOF知名度比较高。

交银ETF有两个且只有2个,都是成立十多年的老ETF了。一个规模几千万的深价值ETF,成立于2011年,还有一个规模大一些,上证180治理ETF,09年成立,规模2亿多。

交银会不会也大力布局ETF市场,也值得期待,毕竟,两个ETF都是成立于十多年之前。

说完了交银施罗德,还有一个,中欧会不会搞ETF?

中欧咱都知道主动权益是特色,但是中欧这几年一直闷声补课,从博时等基金公司挖掘不少固收人才,叠加自己培养固收人才,中欧的固收和多资产(固收+)团队这两年业绩和规模都有很大进步。

中欧指数方面,虽然一直没发ETF,但是这两年也悄悄布局了几十只场外的指数类基金(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等等),很多基金公司也都关注到了中欧在指数基金方面的布局。

今年中欧开始在主动、指数、固收和多资产(固收+),打造工业化系统投研,强调平台作用,那么问题来了,兴全都开始布局ETF业务了,中欧会不会也跟进布局?

总结:

1、兴全布局ETF也算是顺应趋势,但是作为一个后来者,兴全ETF领域会不会依托自身指数增强基金积累的口碑,把ETF做出特色,值得关注。

我个人认为ETF领域的新兵,全面铺开不现实,但是兴全力争ETF做出特色还是可行的。

2、兴全基金都开始布局ETF了,交银施罗德和中欧这两家基金公司会不会也跟进ETF领域,也值得关注。

0 阅读: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