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古未来的结局,其实已经注定。“亲美、去俄、敌中”,目前这是外蒙古的做法,而外蒙古觉得自己这种方式很好,而外蒙古的做法,达到了中俄的预期。 话说外蒙古这个地方,现在叫蒙古国,它的面积有 156 万平方公里,人口才 330 多万,搁在亚洲中部,北边紧紧挨着俄罗斯,南边就是中国,简直像个没有海岸线的内陆岛国,所有物资运输全得靠陆路。 蒙古国的经济主要靠挖煤矿、采铜矿过日子,这些矿产出口的九成以上都销往中国,就连老百姓吃的粮食、用的日用品,大多也得从中国进口。 2024 年的贸易数据显示,中蒙贸易额已经达到 186.2 亿美元,同比还涨了 10.1%,创下了历史新高,这个数字占蒙古国外贸总额的近七成,比中国外贸总体增幅还高出 5 个百分点。 俄罗斯那边呢,主要给蒙古国提供能源管道,还有历史上留下的援助痕迹,蒙古国的城市里至今能看到不少俄式建筑,他们写蒙古语还用着西里尔字母。 因为这样的地理和经济格局,蒙古国从苏联解体后就一直小心翼翼地平衡关系,不想被哪一方完全拿捏。你知道吗,蒙古国从 1992 年就开始推行中立外交政策,慢慢从原来偏重东方的立场转向多元化发展。 可最近这些年,蒙古国冒出了 “亲美、去俄、敌中” 的说法,还真有不少实际动作。美国这几年一直在主动拉拢蒙古国,2019 年就把两国关系提升成了战略伙伴关系,让蒙古国成了美国第 17 个战略伙伴国。 美国还搞了 “千年挑战计划”,第一期给了蒙古国 2.85 亿美元无偿援助,现在正实施第二期,要花 3.5 亿美元帮乌兰巴托建再生水厂。军事上的联系更频繁,两国从 2003 年就开始搞 “可汗探索” 军演,后来还变成了多国演习,蒙古国甚至成了北约的 “全球伙伴”,派过兵参加北约主导的行动。 更值得说的是,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议会)里大约三分之一的议员都曾在美国留学,美国还常年派志愿者去蒙古国搞英语培训和医疗教育项目。 但这些 “亲美” 的动作,其实根本绕不开中俄的影响。先说说 “去俄”,俄罗斯现在还是蒙古国重要的能源供应方,而且 2025 年 9 月中俄蒙三国刚在北京开了会,三方敲定要推进俄罗斯 “西伯利亚力量 2 号” 天然气管道项目。 这条管道要穿过蒙古国土往中国输气,每年能给蒙古国带来 10 亿美元的过境费收入,这对 2023 年 GDP 才刚过 200 亿美元的蒙古国来说,可不是笔小数目,它根本不可能真的跟俄罗斯把关系闹僵。 再说说 “敌中”,这就更不现实了。蒙古国的矿产要出口,最方便的通道就是中国的港口和铁路,要是没了中国这个买家,他们的煤矿铜矿根本卖不出去,经济马上就得受重挫。老百姓每天用的东西也大多来自中国,真要是搞 “敌中”,民生首先就会出问题。 而且蒙古国和美国的贸易额占比极低,才只有 3% 左右,美国给的援助和合作项目,跟中俄带来的实际利益比起来差得太远。 其实就在 2025 年 9 月的中俄蒙峰会上,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已经当众表态,说要密切和中俄的双边关系,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这说明蒙古国自己也清楚,所谓的 “亲美、去俄、敌中” 根本行不通,只是说说而已。因为它的地理位置没法变,经济对中俄的依赖也没法改,美国再怎么拉拢,给的实惠也填补不了中俄带来的基本盘空缺。 我觉得,蒙古国未来的结局其实早就藏在这些现实里了,它不可能真的脱离中俄去靠美国,那些 “亲美” 的动作更像是想拿美国当筹码,跟中俄要更多好处。毕竟国家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实实在在的贸易和合作,不是靠口号和远方的援助。 大家想想,蒙古国这种 “左右摇摆” 的做法能长久吗?它最后会不会还是得回到跟中俄务实合作的老路上来?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为什么总说二战打光了苏联一代人,而没有人说打光中国一代人?不仅是苏联,德
【5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