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小米17Pro的评测有点恍惚:发布会上号称"移动影像新标杆"的逆光

南方的小猴子 2025-09-27 12:39:49

刚看完小米 17Pro 的评测有点恍惚:发布会上号称 "移动影像新标杆" 的逆光拍摄,实际用起来成了 "碎钻光斑生成器";4999 元的起售价看齐华为,却连 5000 元档标配的无线充电都省了。这波操作真应了那句吐槽:高端化不是把性价比机型加价,而是要让用户觉得贵得值。 小米的高端化焦虑早就写在数据里了。2025 年上半年中国高端手机市场,苹果和华为拿走 68% 的份额,小米以 12% 排在第三,增速还比去年慢了 5 个百分点。更扎心的是 8000 元以上超高端市场,小米份额只有 0.23%,连华为的零头都不到。明明参数堆得很满 —— 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芯片跑分超过苹果 A19 Pro,7000mAh 电池续航碾压竞品,但用户就是不买账。 问题到底出在哪?先看产品定位的自相矛盾。小米 17Pro 主打 "逆光之王",可实测下来极端逆光场景会出光斑,普通用户更直言 "日常逆光场景占比不足 5%",为这功能多花几百元像 "为一年用两次的奢侈品买单"。更荒诞的是,号称高端旗舰却砍了无线充电,就像卖豪车少装了倒车影像,再亮眼的卖点也救不了体验的短板。这种 "单点炫技、基础减配" 的操作,恰恰暴露了对高端需求的理解偏差 —— 高端用户要的是全面均衡,不是瘸腿的亮点。 再看品牌认知的死结。小米起家的 "性价比" 标签太根深蒂固,以至于定价稍微往上走,就会遭遇双重质疑:高端用户觉得 "小米配不上这个价",大众用户觉得 "小米不再划算"。就像有人调侃的:"用小米旗舰的人很少说 ' 我就爱小米 ',更多是 'iPhone 太贵,小米凑合用 '"。这种认知背后,是小米缺乏苹果的生态闭环,也没有华为的技术壁垒,所谓高端化总像 "参数堆出来的伪高端"。 雷军说 "高端竞争最终是生态的竞争",这话没错但执行跑偏了。小米 AIoT 生态有 6 亿设备,却没把手机影像和智能家居真正联动起来,反而在发布会上塞了 20 多款家电新品,显得战线混乱。反观华为靠卫星通信 + AI 大模型形成差异,苹果用生态粘性锁死用户,小米的 "逆光 + 大电池" 组合在高端市场根本不够打。 其实小米不是没机会。SU7 在高端汽车市场的成功,说明它能做出让高端用户认可的产品;澎湃 OS3 的跨设备协同,也埋下了生态破局的种子。但高端化从来不是 "加价卖参数",而是要像苹果那样造体验,像华为那样建壁垒。要是继续把营销噱头当核心竞争力,就算把机型名字改成小米 100,也摘不掉 "性价比" 的帽子。 你觉得小米下次该拿什么打破高端化困局?是押注 AI 手机还是靠汽车反哺?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0 阅读:3
南方的小猴子

南方的小猴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