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 i6 的发布会,依然讲了一个很精致的故事,但是剧情和演员似乎有一些不搭。 源头在于理想在自身瓶颈期遇到了太多强大的对手,逼迫它没有办法掌控自己的节奏,必须提前进入下一个阶段。 这一点从 i6 产品定义和品牌动作的 gap 就能看出来。 从产品来说,i6 本质上还是一个为家庭而生的大五座SUV,遵从「外小内大」的设计逻辑,配上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都是理想过往成功经验的完美复刻。 原本,它的最佳传播应该套用兄弟车型的句式,直接看写成:价格比 L6 便宜,空间比 L7 大。 这种大白话,没有任何解释成本,而且很容易深入人心,因为产品本身就是为了这个目标而做的。 但理想偏偏为 i6 选择了年轻化的叙事。 易烊千玺品牌代言,李想自己开始亲民玩梗,还有 i6 的潮流风格涂装等等。 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家庭是理想昔日护城河,也成了理想今日天花板」, 理想过去的成功本质上是踩准了中国家庭消费升级的节点,但现在这张牌已经不好使了。 「家庭」这个定义没有护城河,谁可以做家庭,更关键的是,理想现有的全部产品,从 L6、L7、L8、L9 到MEGA、i8 一共 6 款车,没有一个不是家庭产品。 致它们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左右互搏的内耗,外部竞争的压力日益加剧,内部产品的重叠又在不断稀释着各自的战斗力。 所以理想必须跳出「家庭」的框架,否则就会被困在20-30万这个红海价格带里无法自拔。摆脱家庭也不再是备用选项,而是攸关生死的必然。 理想近几个月来所有看似不相关的动作背后的核心动机都只想表达一件事: 理想,不想只做奶爸车了。 但众所周知,战略的转向总比产品的迭代要快得多。 i6 这款车的产品定义,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被确定。它从空间布局到功能配置,都深刻着为家庭而生的烙印。 产品与宣传之间的错位也就是源于此,i6 成了一个过渡时期的特殊角色。 所以 i6 确实很关键,它既是纯电转型的销量基石,也是品牌转型的形象拐点,它要和 L6 一起,支撑理想穿越目前产品和品牌的转型阵痛期。 在这个阶段,「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被验证过的最有效的手段,一定要管控好自己的高管和 KOL KOC. 希望理想可以撑过去。
理想i6的发布会,依然讲了一个很精致的故事,但是剧情和演员似乎有一些不搭。
啊慕梅说汽车
2025-09-27 13:16: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