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为什么会突破限制向中方供重型发动机? 因为俄方清楚,所谓的中国发动机存在动力短板,这个瓶颈对中方而言不会是永远的障碍! 俄罗斯航空产业本来挺风光,靠卖飞机和发动机赚外汇,可俄乌冲突一爆发,西方国家直接把他们踢出全球供应链,飞机订单没了,发动机也没人要。 他们的PD-35大推力发动机,本来瞄准欧美市场,推力高达35吨,能装在宽体客机上,结果制裁一来,成了仓库里的摆设,项目差点停摆。 你知道吗,俄罗斯联合发动机公司砸了上百亿卢布搞这个,现在没买家,技术团队闲着,生产线空转,经济压力山大。 中国这边呢,正好需要这种大家伙,咱们商飞的C929宽体客机计划2028年大规模投产,这飞机能坐280到400人,航程上万公里,目标是抢波音787和空客A350的市场份额。 可C929的心脏问题卡壳了,早年咱们的C919窄体机还得用美国通用电气的LEAP发动机,宽体机对推力要求更高,得35吨级才能飞远飞稳。 没有可靠发动机,飞机就上不了天,市场份额丢了不说,航空自主梦也得推迟,俄罗斯一看机会来了,主动伸橄榄枝,突破自家出口限制和国际压力,把PD-26这款新发动机推给中国。 PD-26是基于PD-35气芯机改的,推力26吨,适合军民两用,俄罗斯本来想用在自家Il-100重型运输机上,载重100吨,军方急需替换老旧安-124。 可制裁下,他们急需资金和技术伙伴,中国市场大,C929项目至少要2000台发动机,价值超300亿美元,这对俄罗斯是救命稻草,能保住就业和技术链条。 中国没傻乎乎全盘接手,早学精了,回想2017年中俄联合搞CR929宽体机,那时候俄罗斯死咬着不给PD-35核心技术,项目闹僵,中国一气之下单干,改名C929,现在国产化率超90%,复合材料机身、航电系统全自己来。 俄罗斯这次合作,得拿出诚意,不光卖发动机,还得分享单晶叶片铸造和全权限数字控制系统这些关键技术,中国用市场换技术,帮俄罗斯渡难关,顺便加速自家CJ-2000发动机成熟。 CJ-2000已经高空台试成功,推力35吨,寿命2万小时以上,性能追上普惠PW1000G系列,用上高温合金和陶瓷基复合材料,避开西方封锁。 结果这合作一签,C929进度提速,预计2026年首飞,2028年交付,抢占亚洲和一带一路航线。 俄罗斯发动机项目起死回生,PD-26量产5到8年,靠中国订单建厂,技术迭代快,还能卖给其他国家。 国际上闹腾了,美国气得跳脚,说这破坏制裁,可中国航空工业投资380亿美元,2025年产能全球第一,自给率50%以上,欧盟中立,德国企业想掺和供应链,日本韩国落后,喊跟不上。 中国芯片和高铁经验复制到航空,人才回流上万,工程师从美国跳槽回来,带专利搞创新,俄罗斯这步棋,表面卖货,实际是外交牌,绑紧中俄关系,对抗西方围堵。 可中国清醒,发动机买来过渡,自研才是王道,C929飞上天后,CJ-2000装机,俄罗斯份额缩水。 长远看,这事推中国航空腾飞,波音空客垄断破裂,全球市场重洗牌。俄罗斯续命成功,但得警惕技术外流,中国市场太大,谁也离不开。 整个过程从中俄联合到独立合作,再到技术互换,中国从被动变主动,俄罗斯从强势变求援,航空格局大变。 总的说这合作证明互利共赢最实惠。中国航空自强之路越走越宽,大家多关注科技,一起见证大国起飞。
俄方为什么会突破限制向中方供重型发动机?因为俄方清楚,所谓的中国发动机存在动力
燕纸
2025-09-27 13:29:4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