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刊发了《全网最全的红利ETF(含红利低波)及联接基金汇总》,收到较多网友的关注和建议,其中最主要的是两条建议,基少认为有必要完善下:
1.遗漏了部分红利基金,主要是关键字段为“高股息”的基金,虽然不含红利二字,但实际也属于红利;
2.增加了基金年内累计分红数据,便于希望获取分红的网友查看和使用。
此外,增加了网友们贡献的一只同时具备红利+现金流属性的ETF——价值100ETF(512040),后面再详细介绍下。
当然,大家喜欢的数据继续保留,包括年费率=年管理费+年托管费,其中最高的为0.6%,就是前面的价值100ETF,最少的为0.2%,后者相当于每年可以介绍0.4%。
ETF规模更新至2025/9/26,规模较大流动性好,同等条件下,大仓位配置可以优先考虑[点击放大]。
备注:基少成多根据wind、天天基金等数据整理,2025/9/26。
完善后,对应的ETF数量增加至64只,预估总规模1524亿,在总ETF中的占比不到3%,其中规模超百亿元的达到4只,随着老龄化来临,这个数值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目前美国的红利ETF总规模已经超33500亿美元,相当于2.5万亿人民币;中国台湾红利ETF规模已经占到全部ETF规模的近60%。
最近1年涨幅靠前的是红利质量(159758,36.97%)、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32.45%)、港股央企红利ETF(159333,31.48%);
最近3年涨幅靠前的是港股通红利ETF(513530,80.62%)、恒生红利ETF(159726,67.97%)、红利低波50ETF(515450,57.84%);
今年以来每份分红较高的是红利ETF(510880,0.142元)、港股通红利ETF(513530,0.06元)、央企红利ETF(561580,0.055元)。
下面重点介绍下网友推荐的价值100ETF,该基金跟踪的指数为国信价值,该指数的编制规则重点如下:
1.剔除高风险股,包括大股东质押超80%,商誉占净资产超80%,ESG评级为C及以下;
2.剔除盈利不稳定和高估的个股,对应最近两期ROE均环比下降且市净率大于1;
3.选取高盈利个股,选取过去六期ROE均值不小于12%且均值不小于8%的个股;
4.价值加权,将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标准化后,选择综合得分前100只;
5.半年调仓一次。
可以看出,该指数通过上述剔除和选取后,编制了一个具有高盈利且低估值的指数,下面看下对应指数与红利低波、中证现金流的全收益口径年度收益对比。
可以看出,2014年1月1日至2025年9月26日期间,国信价值全收益收益率达到296%,仅落后红利低波10个百分点,确实比较优秀。
特别是结构型牛市阶段的2015年、2020年和2025年,其表现会好于红利低波和中证现金流,但是在熊市阶段的回撤也偏大。
感兴趣也可以作为红利低波和现金流指数基金的阶段增强基金使用。
[组合一周表现]
本周金融、港股、纯债跌幅较大,美股也有一定回调,拖累稳健组合表现,但芯片为主的科技类指数较为强势,推动积极组合继续上涨。
周五受美国新一轮关税冲击,市场普遍回调,前期涨幅较大的创新药跌幅偏大,但实质性影响仍需要等待细则披露。
美方信息是,拟自10月1日起,对多类进口产品实施新一轮高额关税,包括:对厨房橱柜、浴室洗手台及相关建材征收50%关税,对进口家具征收30%关税,对专利及品牌药品加征100%关税,但已经达成协议包括药品条款的除外。
场外基本基金配置的节节高混合和雄霸赛道偏股等积极组合较多,继续小幅上涨,周五出现偏大回撤。
三季度货币委员会称,要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预计市场在震荡消化抛压后,再度上行概率较大,继续保持偏股基金为主的配置策略不变。
风险提示: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者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