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志愿的6个真相,你越早知道越好。 第一,分数不是万能钥匙,不要以为过了投档线

岚岚看商业 2025-09-27 19:28:19

报志愿的6个真相,你越早知道越好。 第一,分数不是万能钥匙,不要以为过了投档线就万事大吉了。好多学校对选科、单科成绩、身体条件都有要求。像医学类专业,要求物理、化学都要选,很多学校甚至要求物理、化学、生物都要选。如果孩子有色盲、色弱等视力问题,医学类、设计类的专业咱就别报了,会被退档。去年就有个孩子,总分超过某个985大学的投档线20分,但就因为视力不达标,被退档了,真的是太可惜了。 第二,名校光环不等于人生保障,这点特别重要。要是孩子分数能压线进985的冷门专业,和稳稳当当进211的王牌专业,应该怎么选呢?邻居家有个小孩,当年就是为了985的名头,被调剂到了哲学专业,结果现在在干房产销售。并不是说销售有什么不好,只是孩子性格本身很内向,不太擅长跟人打交道,这份工作让他也很吃力,很难做出成绩。 第三,城市选择比想象中更重要。在深圳大学读书,大三可能就进腾讯实习了。城市能带来的人脉资源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如果咱孩子是那种敢拼敢闯、爱挑战的性格,可以优先选择大城市。 第四,专业名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有些专业听起来差不多,但实际的内容跟就业方向完全不一样。就比如说信息与计算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前者更侧重数学理论和算法研究,更偏向于基础学科;后者更专注于计算机技术、软件开发等实际应用领域。 就业的时候,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毕业之后更多进入金融、科研机构做数据分析、算法设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之后更多在互联网企业搞软件开发、编程。要是光看名字选专业,就容易报错了,入学之后才发现跟想象中不一样,那就麻烦了。 第五,新增专业不等于就业有前景,要警惕热门专业的虚假繁荣。有不少高校每年都会增加一些新专业,像现在很火的AI专业,全国500多所学校都在开。这些专业可能师资匹配还不够完善,教学资源也在慢慢积累。 虽然新专业可能有新机遇,但风险也不小,比如缺乏成熟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基地,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也学不到特别系统全面的知识,实践机会也比较少。所以在考虑这类新专业的时候,一定要多了解院校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还有就业前景,千万不要只看专业名称高大上就报了。 第六,平行志愿并不完全平行,投档的时候还是要按照你填报的志愿(大学)顺序依次检索:先看你报的第一个大学还有没有空余的计划,没有的话看你第二个报了什么大学,以此类推。所以志愿填报的顺序也特别重要。排序的时候,尽量把想去的学校往前排,冲的志愿要适度,不能盲目冲太多高分学校,不然填的志愿都投不了档,可能就出现高分滑档的现象。 志愿填报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得结合孩子的兴趣、能力,再看看行业的趋势,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0 阅读:14
岚岚看商业

岚岚看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