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选举第二场辩论,郑丽文纠正郝龙斌的错误,两岸不能交流责任全在民进党!

不简单的幸福 2025-09-27 21:25:46

国民党主席选举第二场辩论,郑丽文纠正郝龙斌的错误,两岸不能交流责任全在民进党! 国民党主席选举第二场辩论的硝烟里,最刺耳的声音不是争执,而是郑丽文对郝龙斌的当场纠偏。一句“两岸交流不畅的根子在民进党”,不仅掀翻了对方的论调,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国民党在两岸议题上该走的路。 这场辩论会本是政见交锋的舞台,郝龙斌却又端出了老一套说辞。他言之凿凿地宣称,未来要重启两岸对话,大陆得先正视台湾现政权的存在,还得明确承诺“九二共识”不等于一国两制。 按这个逻辑,两岸关系陷入僵局,责任反倒要推给大陆?这种说法别说说服听众,连基本的事实都站不住脚。“九二共识”的来龙去脉本就清清楚楚,哪容得这般曲解? 1992年,两岸通过各自口头表述,达成了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精髓就是求同存异——求一个中国之大同,存两岸分歧之小异。正是靠着这个政治基础,马英九执政八年,两岸才迎来了和平发展的黄金时期。 直航航线密集开通,同胞往来愈发便捷,经贸合作节节攀升,那些实实在在的成果,台湾民众谁没享过实惠?可民进党一上台就变了天,公然抛弃“九二共识”,一门心思在“台独”路上狂奔。 交流的大门就此关上,曾经热络的两岸互动陷入停滞。这明明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郝龙斌为何偏要颠倒黑白?难道忘了国民党前辈们反复强调的“回到‘九二共识’才能解决两岸问题”的道理。 郑丽文的反驳直击要害,她毫不客气地指出,正是民进党不承认“九二共识”,才斩断了两岸交流的纽带。这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被事实反复验证的结论。 国台办早有明言,“九二共识”对两岸建立互信、开展协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回到这个基础,两会商谈就能恢复。郑丽文更强调,两岸该做的是化解误会、主动对话、积极合作,至于未来的结局,理应由两岸同胞共同欣然接受。 这番话既守住了原则,又透着务实,难怪能打动人心,看看民调就知道民众的态度了。第一场辩论后,郑丽文以66%的支持率遥遥领先,而郝龙斌仅得5%。这样的差距,何尝不是对两种两岸论述的直接投票? 郑丽文能快速拉高声量,靠的绝非花言巧语,而是她抓准了核心——国民党要赢回政权,靠的是和民进党划清界限,而不是跟着对方的节奏批评大陆。 朱立伦曾说过,国民党要是变成“小绿”,和民进党还有什么不同?这话可谓一针见血。郝龙斌的论调,恰恰犯了这样的忌讳。把两岸交流的责任推给大陆,看似在维护所谓“台湾立场”,实则是掉进了民进党设下的陷阱,模糊了问题的本质。 民进党最怕的就是国民党拿出清晰的两岸主张,最怕有人戳破他们“以独乱台”的真面目。郝龙斌这番操作,简直是帮了对手的忙。反观郑丽文,她的思路清醒得多。 她提出国民党要做和平缔造者,而非麻烦制造者,明确反对大幅增加防务预算挤压民生开支。这种把民众利益放在首位的主张,远比空洞的政治表态更有说服力。 两岸关系从来不是用来炒作的话题,而是关乎台湾经济民生、关乎同胞福祉的根本大事。曾经的两岸“大三通”让多少家庭受益?曾经的经贸合作让多少企业获利?这些记忆,台湾民众从未忘记。 国民党如今最该明白,选民期待的不是只会“甩锅”的政党,而是能解决问题的政党。想击败民进党,靠的不是模仿对方的话术,而是拿出更务实、更负责任的方案。 两岸交流的钥匙,从来就不在大陆手里,而在是否承认“九二共识”这个基础上。民进党丢了钥匙,把门关死,国民党难道也要跟着砸门,而不是想办法把钥匙找回来? 这场辩论中的交锋,本质上是国民党内部路线的较量。是继续抱着模糊论述浑浑噩噩,还是拿出清晰主张赢得信任?答案早已写在民调里,刻在民众的期待中。 张亚中说得对,国民党如果解决不了两岸敌对的问题,永远会被民进党压着打。郑丽文的纠正,不仅是对郝龙斌的反驳,更是对国民党路线的警醒。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交流合作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民进党逆潮流而动,已经让台湾付出了代价。国民党要是还看不清这一点,继续在两岸议题上摇摆不定,只会离执政目标越来越远。 辩论会的硝烟会散去,但留下的思考不会。郑丽文的话,该成为国民党的警钟:想扛起两岸和平的大旗,先得站直了腰杆,把道理讲明白,把立场摆端正。毕竟,民众要的是能带来和平与发展的政党,不是只会在辩论席上混淆是非的“老调重弹者”。

0 阅读:1
不简单的幸福

不简单的幸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