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太直接了!联合国五常的否决权应该取消,真的是这样吗?】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

文吉说科学 2025-09-27 21:47:26

【芬兰太直接了!联合国五常的否决权应该取消,真的是这样吗?】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上,芬兰总统斯图布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言论:任何一个单一国家都不应拥有否决权! 这个言论,针对的是俄罗斯,但在我们看来,美国更是应该被取消这个权利。5个常任理事国,有2个都被质疑这项权利。那么,常任理事国的一票否决权,到底能不能取消呢? 说到这个“一票否决权”,咱们今天就具体聊一聊,到底什么是否决权。 这个所谓的“否决权”应用在联合国六大主要机关之一的安全理事会,也就是简称的安理会。安理会成立于1946年,最开始包含5个常任理事国,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中苏美英法,以及6个非常任理事国。到了上世纪60年代,非常任理事国的数量扩张到了10个。 安理会的主旨,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采取经济、外交、军事等手段阻止冲突的发生。而很多相关决定,就需要通过投票来解决。 一说到投票,最基本的原则其实是一样的,那就是少数服从多数。为了保证投票的有效性,联合国宪章第27条的规定,表决生效的条件是,至少有9个理事国的可决票才能通过。 不过,这里还要区分两种情况。如果是程序事项的决定,这样投票就可以了;如果是程序事项以外的决定,那就要求常任理事国全部同意才可以。不过在实际应用中,五常的弃权票,也不会阻止决议的生效。而这,就是所谓的否决权了。 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早在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上,就由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其本意是维护当时美英苏三巨头的既得利益。时至今日,我国和俄罗斯的否决权估计让西方国家看着不爽,但美国依旧长期享有否决权的利益,动不动就是唯一投反对票的理事国。 当然,每个国家都使用过否决权,甚至美国都不是最多的。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苏联/俄罗斯一共使用过159次否决权,美国使用了93次,英国39次,我国21次,法国16次。美俄两国如此突出,主要因为在冷战时期曾频繁使用过否决权。 实际上,早在联合国成立之初,就有国家反对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并提出改革。但当时联合国作为一个刚成立没几年的机构,经不起折腾,此事只好作罢。从此以后,基本上没有国家再提出这个要求了。 随着否决权被否决的概率越来越低,很多国家开始改变思路。本着“打不过就加入”的原则,既然取消不了否决权,那我也争取争取。因此,多年以来,一直有许多国家想要加入常任理事国的行列中来,比如日本、印度等。 显然,他们的诉求,至少目前来看,是不可能通过的。即便在遥远的未来,常任理事国可能会扩充,新的常任理事国也基本不可能和今天的五常一样,拥有否决权。 由此可见,五常的否决权,确实已经造成了一定的争议。但至少目之所及的未来,是无法改变这个现实的。

0 阅读:2
文吉说科学

文吉说科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